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利用组合数学的思想、拓扑的方法研究在可定向曲面上,一类含有个数最多的不可收缩的、两两不相交、互不同伦的圈(闭曲线)系统及其性质,得出了关于这些圈的一些拓扑定性性质,并给出这些圈在曲面上的位置分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M.Faghri等计算某一类二维不规则域内层流方法在工程中应用范围窄的特点,结合本文推出的物面正交曲线座标系中的控制方程,用代数变换法发展了一个二维不规则域内紊流的计算方法。它既达到了适用范围广,同时又避免了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生成适体坐标的目的。采用紊流K-ε两方程模型并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方程离散化。文中最后通过若干算例对该方法进行说明。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游泳运动员指长比在不同运动等级之间的差异和排序.方法:运用Photoshop8.0图像处理软件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游泳运动员指长进行测量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1)指长比在运动健将和一级运动员之间,除右侧的4D∶5D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长比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运动健将和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和二级运动员之间,指长比确实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尤其是2D∶4D,2D∶5D和3D∶4D;(3)各指长比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3D∶5D,4D∶5D,2D∶5D,3D∶4D,2D∶4D,2D∶3D.(4)在2D∶4D上,各运动等级的排序为二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结论:游泳运动员的指长比,尤其是2D∶4D可能与游泳运动能力有关,可以为游泳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射影平面上2 连通图的圈基结构,并给出了在嵌入的边宽度ew(G)≥5时外可平面图的最小圈基结构,证明了最小圈基与最短不可收缩圈之间的一一对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10年间河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对2000、2005、2010年进行体育达标的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身高增长基本稳定,体重明显增长,女生身体形态趋于正向发展,肺活量下降幅度较大,在身体素质方面,学生上肢力量增强,下肢爆发力减弱.通过分析这些变化趋势,旨在为高校能更好地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技术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女排在2009~2010年安踏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的三项主要得分技术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环面上2-连通外可平面图G在嵌入∏的面宽fw(G)≥2时的圈基理论;给出在面宽fw(G)≥2和边宽ew(G)>m,m=max{li|1≤i≤f}时外可平面图G的最小圈基的结构,其中f记为∏的除Hamilton圈外的面迹数,l1,…,lf为∏的对应面迹的长;并证明了G的最小圈基与其不同伦的两条长度之和最短的不可收缩圈之间存在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8.
在ew(G)≥5的条件下。研究在平面和射影平面上2-连通的外可平面图的圈基结构,给出在这两种平面上嵌入的最小圈基,结果表明,平面上的最小圈基仅与面圈有关,射影平面上的最小圈基不仅与面圈有关,还与其不可收缩圈有着一一对应性。  相似文献   
9.
指长比于胚胎发育早期形成,且由HOX基因调控.尤其是食指与环指的指长比(2D∶4D),与产前性激素有关,且与雄性激素呈负相关.研究表明:2D∶4D与个体的攻击性行为、运动能力、性倾向和音乐才能等特性有一定关系.提示:指长比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且与运动能力高度相关,有望作为一个简便可靠的选材指标,在运动员科学选材领域中有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游泳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生化特点和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对参加全国游泳冠军赛的15名运动员赛前训练期的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结果发现:(1)优秀游泳运动员的Hb,RBC,HCT在赛前训练初期没有明显变化,训练中期明显下降,到训练后期逐步回升并且达到整个训练周期的最高水平.(2)血清CK在赛前训练中变化幅度较大,训练中期有明显的升高,在训练末期回落到较低水平;男、女运动员BU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均在正常范围之内.(3)T/C比值在训练初期明显降低,在训练末期回升到赛前水平.结论:这种负荷方式的赛前训练既达到了对机体形成刺激作用又能达到适应和恢复的目的.在训练末期优秀游泳运动员的血液携氧能力、营养状况、内分泌机能状态等均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