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理学文化景观不仅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更是武夷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采用描述统计与核密度分析法,借助GIS技术,对北宋到清代952年间建设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最具代表性的理学文化景观(书院和摩崖石刻)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时空尺度上,不同朝代建设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数量差异大且不平衡,海拔200~225 m处数量最多,且主要分布在九曲溪与山北景区两大主景区,并呈现出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趋势。为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应注重完善理学书院和摩崖石刻的相关资料,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旅游形式和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九曲溪水环境质量因子时空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体质量的演变是通过水环境因子的变化来体现,且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复杂的变化.对2002~2007年九曲溪流域5个监测断面的6个重要化学指标Do、CoDMn、BOD5、TP、pH及粪大肠菌群的空间变化、年变化及不同水期的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几个化学指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空间上,上游水质优于下游、优于中游,中游水体污染相对严重;在时间上,2005年以前水质呈下降的趋势,2005年以后水质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不同水期,枯水期水质劣于平水期和丰水期.整体上,九曲溪流域近6年来水质状况良好,水体呈中性偏弱酸性,DO含量丰富,还原性物质及TP含量不高,水体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污染源以沿岸集中排放的生活污水等产生的点污染源为主,其次为农业面污染源.研究成果以期为建立九曲溪水质模型提供必要的参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4-2008年武夷山风景区游客数量、区域降雨量、九曲溪不同断面水位、水质的分析,探讨九曲溪水量、水质动态与游客数量的关联度。结果表明,武夷山风景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2020.961mm,但季节分布明显不均;可利用水资源1241.705mm,水质呈现明显的季节差异,污染程度依次为: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武夷山旅游黄金季节正逢枯水期,行筏对九曲溪水的扰动影响很大。据此,对九曲溪水资源可持续规划利用提出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