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法国的亲合力化学研究始于化学家若弗鲁瓦1718年的《在化学中发现的不同物质间关系表》一文。然而,若弗鲁瓦最初使用的并非"亲合力"或牛顿主义的"吸引力"概念,而是"关系"概念。后者是对化学反应现象的总结,而前者是对后者的理论和形而上学的解释。到18世纪二十年代末,两个概念已开始被混用;到七十年代,"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被"亲合力"所取代,其经验主义的意义也被"亲合力"所吸收;八十年代,随着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兴盛,"关系"脱去了其化学意义。在"关系"逐渐被"亲合力"取代的历程中,马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德拉松则反主流地尝试回归若弗鲁瓦意义上的"关系"和"亲合力"。两个概念的互动史反映出拉瓦锡之前法国化学重视经验与理论的结合、慎谈形而上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艾蒂安-弗朗索瓦·若弗鲁瓦是18世纪初期的著名法国化学家,以其1718年发表的《物质间关系表》闻名于世,开启了法国的亲合力化学研究。本文发现,在若弗鲁瓦涉足亲合力化学研究之前,他一方面采纳了原子论化学的形而上学,另一方面利用元素论构建了其化学物质理论并以之研究金属构成问题。在发表《物质间关系表》之后,他则将他从经验中归纳出的“物质间关系”称为“理论”,并将其用于普鲁士蓝研究。综观若弗鲁瓦的化学研究,他始终将具体问题作为研究的重心,无意提出一套总括全局的化学形而上学或化学理论。他既不是牛顿主义者,也没有开启“化学革命”,而是一位既有学说的综合者。  相似文献   
3.
“拉瓦锡化学革命”叙事是18世纪法国化学史的一种经典叙事,但是其三重内涵都遭到了化学史家的反驳。为提供新的编史线索,化学史家提出“化合论”叙事,确定了化学物质问题和化学亲合两大问题,提供了“哲学-理论-实践”三层式分析框架。这一叙事本质上仍是一种革命论,在解释某些化学家的思想时解释力不足。为此提出的综合论分析视角,在历时维度上引入元素论与原子论两大化学传统,并以形而上学-理论-实践的互动视角解释其内部动态,划定18世纪法国化学家的思想空间,理解18世纪法国化学研究的演变与近代化学的诞生进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