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1.
胡远  何文胜  张军 《科技信息》2013,(15):475-476,498
本文系统阐述了妊娠期妇女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对麻醉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剖宫产手术中选择不同麻醉方法的利弊,并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单次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给出各种方法的临床应用麻醉效果比较,以期通过对比寻找最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是目前用于商业化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高产菌种之一,由于DHA属于胞内油脂,因此对其进行充分破壁是工业化提取DHA的关键工序.研究了酸热法、碱热法、超声波法以及酶法对裂殖壶菌细胞破壁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破壁方法提取得到的总油脂及DHA产量,结果表明酶法是最优破壁方法.继而探讨不同单一酶破壁的总油脂产量,并将破壁效果最好的碱性蛋白酶和其他酶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为进一步完善酶法破碎裂殖壶菌细胞的效果以提高总油脂产量,对碱性蛋白酶酶解的温度、pH、时间以及酶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2.0%,温度55℃,pH 10.0,酶解时间2.0h.在此优化条件下,裂殖壶菌菌株FJU-512的每克菌体细胞总油脂产量达到0.458 6g.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提取紫草油中的紫草素,确定最佳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振荡法提取紫草油中的紫草素,分别以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转速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紫草素提取工艺优化。结果紫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溶剂为无水乙醇、提取温度40℃、提取转速200 r·min-1,提取时间10 min。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适用于提取紫草油中的紫草素。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时测定依鲁替尼原料药中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并测定样品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使用顶空气相色仪,对6种残留溶剂的系统适用性试验、线性范围、定量限、检测限、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考察,外标法计算各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残留在样品中的的有机溶剂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显示:异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苯、DMF分别在:10.21~1060、5.10~138.7、20.22~1035、2.44~360.0、1.98~458.3、20.69~618.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8);各组份检测限分别为0.26、0.27、0.18、0.33、0.08、0.12 μg/mL,在3个添加水平下,各组份的加标回收率在94.5%~100.4%之间。本检测方法灵敏、准确、适用于依鲁替尼(Ibrutinib)中有机残留溶剂的检查。  相似文献   
5.
智慧景区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智慧旅游,建立以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管理为保障,以激励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为特色的最新旅游目的地。其核心是游客为本、网络支撑、感知互动和高效服务,旨在通过信息技术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的融合,使旅游资源和社会资源得到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应用,服务于政府、企业、游客等的旅游发展形态,并结合社会公共服务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注重游客体验、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山药资源腺苷含量情况,进一步对该部分资源的腺苷含量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资源山药腺苷含量。结果不同种质薯蓣腺苷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腺苷含量最高的是山东兖州的山药(0.199%);最低是河南焦作的山药(0.019%);总平均含量为0.095%。结论不同种质来源的山药腺苷含量差异较大,提示临床用药应注意不同种质来源,同时也为薯蓣的引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4-05)生物质为吸附材料,设置不同生物质添加量、不同二价锰离子(manganese,Mn(Ⅱ))起始质量浓度、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研究Mn(Ⅱ)被生物质吸附的效率.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生物质对Mn(Ⅱ)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超过一定范围后生物质添加量的增加不利于Mn(Ⅱ)吸附;但在5 g·L-1生物质添加量条件下,随着Mn(Ⅱ)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吸附容量也随之上升,说明溶液离子强度可促进Mn(Ⅱ)向生物质的传递.菌株4-05生物质对50 mg·L-1Mn(Ⅱ)的吸附平衡时间为90~120 min,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Mn(Ⅱ)吸附量的提高,说明该吸附属于吸热反应.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吸附反应,表明该吸附过程可能属于非均匀生物质表面的单层吸附,其理论吸附容量可达21.8 mg·g-1.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Mn(Ⅱ)被菌株4-05生物质吸附是一个表面扩散和粒内扩散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反应速率取决于前者.两种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容量与实验值都比较接近,但准二级动力学型拟合的可决系数高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说明Mn(Ⅱ)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且受吸附剂和吸附质质量浓度的复合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