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输电铁塔基础施工过程中,钢筋经常需要进行各种弯曲以适应工程需要.钢筋弯曲机是一种重要的钢筋加工机械,如何更有效提高机械的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其可控性以及安全性都是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目前国内现有的一些钢筋弯曲机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与总结,设计了一款针对钢筋直径为12~30mm的多功能钢筋弯曲机.其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弯曲角度控制和自动回位控制功能,同时对工作台面上的模具进行了合理设计,使得模具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各种弯曲形状,例如正方形、长方形、正六边形、圆形以及其他各种常用的形状.  相似文献   
2.
鱼类最喜游泳速度,研究在不同流速下鱼群的分布情况,推断不同鱼类的游泳喜好,为网箱海区选址和工厂化流水养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该试验设计了专用的鱼类最喜游泳速度装置,建造了鱼类多功能行为水槽。观察鱼群在水槽的不同流速下的分布于聚集情况,对大黄鱼、黑鲷、美国红鱼3种常见网箱养殖鱼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试验得到这3种鱼的游泳喜好。结果显示:(1)大黄鱼幼鱼在水槽中的分布,随着水槽流速的不断提高,不断向水槽前端聚集,流速越大,前段的相对数量越高。(2)黑鲷幼鱼随着水槽的流速增大,黑鲷鱼群逐渐向流速低的区域聚集。在流速等于0.42 m/s时,黑鲷鱼群有小规模的聚集,随后又分散;在流速等于0.66 m/s时,黑鲷幼鱼鱼群向低流速区域大量聚集,前后比例突然增大。(3)美国红鱼在水槽中不管水槽流流速为多大,鱼群统一聚集在水槽前端,水流速度最小处,即美国红鱼分布不随着流速改变而改变。试验表明黑鲷和大黄鱼都属于喜流型鱼类,但黑鲷的流速耐受性比大黄鱼更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流速和光色对人工鱼礁诱集条石鲷效果的影响,在多功能鱼类群体行为水池中设置多边棱柱镂空式鱼礁模型,观察不同流速和光色环境因子下条石鲷的聚集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条石鲷在鱼礁区的平均聚集率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加:高流速组低流速组对照组,礁区外的平均聚集率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光色组下条石鲷在鱼礁区的平均聚集率均低于自然光对照组:对照组红光组绿光组蓝光组,其中自然光对照组礁区诱鱼效果最好,蓝光组最差。条石鲷在本试验中表现出一定的负趋光效应。  相似文献   
4.
水流对鱼类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美国红鱼在流速胁迫下的机理,在给定最大续航游泳速度0.9 m·s~(-1)的条件下,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研究了流速胁迫对美国红鱼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测序总共获9.32 Gb Clean Data,各样品Clean Data均达到4.54 Gb,Q30碱基百分比在92.12%及以上。De novo组装后共获得70148条Unigene,其中长度在1 kb以上的Unigene有12 465条。基于Unigene库的基因结构分析,其中SSR分析共获得10214个SSR标记;SNP分析试验组T01和对照组T02的纯合型数目分别为38 020和29 627,杂合型数目分别为57 835和66 088个。经过筛选后得到显著性差异表达的基因有1 173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数目为204个,下调的基因数目为969个。通过GO富集分析,有424个富集到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有90个富集到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有310个富集到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能够注释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有1096个,注释到KEGG通路的有423个:富集到新陈代谢通路(metabolic pathways)、环境信息处理(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和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es)的差异表达基因相对较多,分别为136、69和67个;有4条为显著性富集通路,分别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视黄醇代谢和类固醇类的生物合成;应对流速胁迫的相关基因,如Hedgehog信号通路(Hedgehog signaling pathway)中Hh、PKA、CK1、Wnt等基因表现为上调、RNA降解(RNA degradation)中的Dcp1、EDC3基因表现为下调等。为了验证RNA-seq分析的表达谱,对11个基因进行了相关mRNA水平的qPCR测定,经过Spearman的rho测试发现qPCR的数据显著相关(R~2=0.979 7),对比qPCR和RNA测序的数据,上调和下调基因均非常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