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上海仪器馆创办的自然科学期刊———《科学世界》所刊载的数学内容作特别梳理。方法采用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结果《科学世界》首次在中文期刊媒介上介绍了阿贝尔的传奇人生和近代数学研究分支,相对于当时落后的中国数学现状,为国人传递了国外最新的数学知识。结论对阿贝尔及其经典代数的传播,反映了中国近代的科学家立足本土科技期刊平台、拉近与世界科技前沿距离的信心,而第一份数学研究计划则是中国近世数学发展史的一份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2.
据最新的“2004年度中国科技论统计和分析”年度研究报告,我校2004年被SCI收录科技论数为200篇,在中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名列第40位;2004年被SCI收录三种类型论(Article,Review,Letter)为198篇,在中国高等院校排名中名列第38位。  相似文献   
3.
009年6月8日,著名华裔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丘威桐访问西北大学,并被西北大学聘为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时间为顺序,厘清晚清民初杜亚泉(1873—1933)在中国传播西方自然科学的贡献,以及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方法采用文献分析和考证法。结果从1898—1933年共36年间,杜亚泉自办2份期刊及创办亚泉学馆、普通学书室,先后在中西学堂、浔溪公学、越郡公学、速成小学师范讲习所、新中华学院等处授课,共发表文章320余篇,主编教材四五十部。结论杜亚泉是中国近代西学东渐背景下,经由日本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近代化学的标志性人物,其科学传播实践及其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刊姚远编审根据2003年10月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新见的清末原始文献考证,确认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由上海圣约翰大学创办的《约翰声》月刊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并已撰写题为《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考》,已发表在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第1期。  相似文献   
6.
开门办刊 质量立刊 特色强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年从事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实践和理论思考,从新建本科院校及学报实际出发,对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发展策略进行了思考,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应该立足学校学科建设构建专业学科特色栏目、立足地方历史文化积淀创建地方特色栏目、捕捉社会文化热点和焦点创建文化特色栏目等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2005年9月9日,首届中国期刊史学术研讨会暨《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100周年庆典在河北农业大学隆重举行。河北省原副省长王祖武、张润身,省教育厅副厅长刘教民,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杜金卿、纪检委书记王振卿、报刊处处长阴万森,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李俊卿,省科技厅条财处副处长王维生,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报主编姚远,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主席、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考证,以《克雷尔杂志》持续发表阿贝尔论文为切入点作个案研究。结果表明,阿贝尔通过《克雷尔杂志》发表了一系列的经典代数论文,在阿贝尔短暂而不被人赏识的生命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使得阿贝尔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播和继承。认为:科技期刊不仅传播信息,而且具有识才、育才之功能,科技期刊编辑的科学修养对科学理论的传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六合丛谈>中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经典力学和化学传播的来源与内容作分析讨论,为研究19世纪中期中国科学传播史提供文献支持.方法 原始期刊文献考证与分析.结果 最早传入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和许茨(George Scheutz,1785-1873)计算技术等数学知识;传入的物理学内容主要涉及杠杆、轮轴、滑车、劈、斜面、螺旋、万有引力等;传入的化学涉及化学定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贵金属提取、化学元素、化合、化学热、化学力等.结论 <六合丛谈>传入的力学知识不同于明天启六年(1626)王征(1571-1644)传入的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时代的机械力学,而是牛顿之后的经典力学.化学传播则首次为中文"化学"一词准确定义,并归入自然科学序列,比之前王韬(1828-1897)仅在日记(1855)中提及"化学"一词和之前合信(Benjamin Hobson,1816-1873)的<博物新编>(1855)仅提及相关知识是一大进步,从而一扫"炼学"、"质学"、"舍密学"等含混命名,在汉字文化圈发生深远影响,并使传入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追溯西安科技文化的源流——评《西安科技文明》@高立勋 @亢小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