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形势下地理教师的基本素养于长立(平顶山师专地理系)实施科教兴国,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这是时代的选择,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教育是基础,关系民族振兴、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提高国民素质,为社...  相似文献   
2.
通过桶栽实验对粉煤灰施入砂姜黑土粉所引起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所含的重金属元素镉、铬、铅、汞、砷在土壤和小麦各器官中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大小顺序为:土壤>根>茎>鞘>叶>籽粒.通过建立这些有害元素在土壤和小麦各器官中的累积量与粉煤灰施用量之间的模拟方程(Y=47.7957 1.6652x-0.0526x2),得出粉煤灰的最佳施用量为2.4×10-5kg.hm-2,并对它们所引起的污染情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从可持续的发展观出发,首先认真分析了平顶山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战略机遇期内平顶山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节点城市的发展状况,按照聚类分析原理,运用聚类分析法、相关系数法、极大不相关法和征询专家意见法,选取自然生态相与人文生态相中的27个因子,构建生态宜居评价体系。引用熵值理论,采用物元分析法,联系模糊集与欧氏贴近度,建立熵权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对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整体水平为中等偏好,提升空间很大;群域内各节点城市发展不均衡,生态宜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郑州最好,济源、新乡、漯河、许昌次之,焦作、洛阳、开封、平顶山较差。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下,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根源.在分析生态文化及其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对伏牛山文化圈发展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与反思,提出了区域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区域发展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结合平顶山的市情,认真探讨了平顶山市在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中的一些战略性问题,提出了以工立市、以工兴市、以工富市、以工强市战略,强化工业理念,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新型的运行机制,实施人才强市、科教兴平,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优美城市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平顶山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浅谈地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于长立,陈廷举(地理系)(市教育学院)自学能力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知识的能力,这是学生在校学习以及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综合性能力.西方未来学家矣德加.富尔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  相似文献   
8.
西藏尼洋河水质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西藏尼洋河水样中的溶氧值、水温、无机营养含量,pH和悬浮物等分析发现,尼洋河的溶氧值在5~9月低,11~3月高,水温5~9月高,1、3和11月低,pH为7.9~8.4之间,呈碱性,悬浮物为0~16.4 mg.L-1,溶氧值,pH,悬浮物和水温随时空变化而改变;硝酸盐氮>氨氮>总磷>亚硝酸氮,金属成分的含量以Zn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了地理图解化课堂教学中,通过新课导入,语言表达,图像板书,课堂提问,课堂总结等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图解化课堂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0.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识,也是唯一超越时空标明血脉传承的人类印记。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是中华姓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印记华夏民族特有的基因信息符号。伏牛山文化圈作为中华人种的起源地、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也是中华姓氏的发祥地。炎黄子孙根在伏牛山文化圈,中华万姓大多发祥于此。研究表明,目前全国120个人口大姓中源于伏牛山文化圈域内的大姓近78个。加强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文化探析,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