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务运动时期官督商办股份制企业承袭了传统官督民营政策,又吸取了西方股份制公司企业的筹资方式,试图赋予商人投资者一定的管理权限,但总的看来,其治理与监管表现出浓厚的官方行政干预特征,政府凭借政治,经济权力委派官方经理人员,插手企业的经营活动,使投资者的权利落不到实处,股权从属于政府行政权力,违背了制度设计者发挥商人投资者和政府双方作用,合力推进新式企业成长的初衷。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的实学价值取向表现在诸多方面,他客观分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危机,主张以实力为基础处理中外关系,注重发展经济,抵制列强经济侵略,提出务实的教育改革措施,实学观念成其为早期现代化意识萌发的媒体,他的早期现代化意识涉及军事现代化,工业化,外交观念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1907~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年余的交涉过程中,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论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挫败了日本侵占这一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间岛”为筹码,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吴禄贞、宋教仁良这一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政府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4.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更为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1907—1909年的“间岛”交涉是日本 侵略中国的重大步骤,清政府在两 年余的交涉过种中,驳斥了日本在“间岛”问题上散布的种种谬论,认证所谓“间岛”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挫 败了日本侵占这地区的阴谋。日本在交涉过程中调整外交策略,以“间岛”为筹码,逼迫清政府在东三省五案交涉上作出让步,攫取了大量路矿权利。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吴禄贞、宋教仁在这一交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或直接或间接的参与了政府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从不同角度对国民素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是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清政府的反动政治统治及其施行的遇民政策,造成广大民众精神状态猥琐,文化素质低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唤醒广大民众的政治意识。他还设计了革命成功后培养民众参政议政能力的具体途径,探讨了如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问题的思考,突出了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近代史上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一词有两种含义,指时间或社会发展形态。中国史学界“近代”、“现代”说法的指称对象虽渐趋一致,但实际教学、科研中,二者相混,难以硬性规范。“近代”应明确为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其上限以雅片战争为标志,但只具相对意义,近代史时段-雅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亦不能作僵化理解,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来确定研究的时空范围,淡化“上限”概念,拓展中国近代史研究视野,在更为宏大的历史时空中考察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走向,将是中国近代史学新科的突破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先驱就提出了早期现代化的构想,但由于夷夏观、华夏中心观的束缚,未能付诸实施。60年代早期现代化启动后,传统民族意识向不同方向演变,复古排外型、保守传统型、自省开放型的民族意识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早期现代化进程施加了复杂的影响,或阻碍或推动着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鉴于清政府财力支绌,社会股份投资意识淡漠,晚清人士探讨了通过借洋债、招洋股的方式创办新式企业的问题,认为藉此可以解决国内资金短缺难题,加快经济建设,转变社会公众的投资观念,促进新式企业制度的发展,同时,通过创办企业引进外资,有助于维护国家利权。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经济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公有制经济已显示出明显的负面效应,并表现在各个层面上,正确认识其负面效应并采取相应措施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