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Cu2O/TMEDA催化硅氢加成合成氰基硅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二元多相催化剂Cu2O/ 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在硅氢加成合成含有氰基硅烷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当n(Cu2O)∶n(TMEDA)=1∶3,加热回流30min,可以高选择性地合成β-加成产物,收率达90%以上。产物结构通过1H-NMR表征,并讨论了催化剂的配比、回流和搅拌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型有机桥基梯形聚乙烯基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逐步偶联聚合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种含有反应性侧基的梯形聚有机硅氧烷。此合成方 法采用N,N′二(1,1-二甲基-2-羟乙基)对苯二甲酰胺(M)为模板,将具有三官能团 的有机硅单体联结成梯形模板单元,然后在N—H…O〖FY=,1〗C型氢键作用下水解缩合,得 到一种具有高规整性的梯形聚硅氧烷。通过XRD和29Si-NMR,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和结 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规整的梯形结构。上述含有反应性侧基的梯形聚有 机硅氧烷可以作为潜体进一步制备其它功能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3.
文中以1,6-己二醇或其它类二醇、对硝基酚、对醛基苯乙醇为主要原料,采用Williamson醚合成法和其它方法合成了一类新型西夫碱化合物,其通式为HO—C2H4—C6H4—CH=N—C6H4—OCnH2nOH(n=2,3,4,5,6),重点研究了n=6时的西夫碱,并通过熔点测定、1H-NMR和IR等方法,对该西夫碱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CH3CONH—C6H4N=CH—C6H4—OCnH2n+1(n=1,2,4,6,12)的含酰胺基的西夫碱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1H-NMR和IR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DSC检测,考察了柔性链上碳原子数对介晶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原子数n≥ 4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介晶相清亮点温度 (Tcl)逐渐降低,介晶相温度区间 (ΔT)逐渐变窄。  相似文献   
5.
以金刚烷为原料,在H2SO4作用下与HCOOH反应生成1-金刚烷甲酸,再与SOCl2回流1 h反应生成1-金刚烷甲酰氯,通过与对氯苯胺(PCA)的胺化反应制得最终产物N-(4-氯苯基)金刚烷甲酰胺,总收率为83.3%。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胺化反应过程中乙腈、丙酮、1,2-二氯甲烷、甲苯作为溶剂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的降低,产物收率增加。由于拥有双官能团,该化合物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医药中间体。  相似文献   
6.
含羟基偶氮类介晶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醚化、还原、重氮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HOCnH2nC6H4N=NC6H4OC2H5(n=2 ,4 ,6 ,8,10 )的含羟基偶氮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IR等方法,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DSC检测,考察了柔性链上碳原子数对介晶相态、清亮点温度和相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柔性末端基上的碳原子数为偶数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该类化合物逐渐由双变态介晶转变为单变态介晶,除n=10外,清亮点温度逐渐降低。文章用W.H.Deieu理论对清亮点的变化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