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强纲领”SSK的相对主义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纲领”SSK的相对主义特征体现在对实在、科学方法、实验和理论的解构中,体现在对科学知识的意识形态化中,体现在其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上。这种思潮不仅威胁到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而且还危及到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初,中医开始走实证化的道路,试图把中医纳入到西医科学的范式中。利用福柯-库恩式规训的哲学,结合我国中医教育改革的历史,特别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教学改革,我们分析了新型中医药大学(权力轴)如何规训着中医专业的学生,如何把他们纳入"西医"范式(知识轴),从而建构出具有现代科学身份的中医生(伦理轴)的教育成因。  相似文献   
3.
数学与中西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仲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11(10):8-14,46
  相似文献   
4.
不同于以往专家和政府主导的统治思路,在智能社会的新型技治主义中,以谷歌和脸书为代表的企业主体借助大数据等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掌控,意图获得唯一决策者的统治地位,造成了经济、政治乃至社会层面的诸多不良影响,亟需加以治理.鉴于技治主义建基其上的科学实在论不再适应当下科学、技术与社会关联交杂的现实,从科学实践哲学视角出发的科学治...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直徑爲0.013mm鎢絲爲熱絲、試制了幾種玻璃制氧體分析用導熱池,並用■—■混合物和空氣—二氧化碳混合物試驗其性能。所製得的導熱池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對氣體流速改變不靈敏。在連續分析中,對氣體組成改變的反應較快,可適於在氣相色層中用作测定器。  相似文献   
6.
起源于控制论的"赛博"受到生物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极大关注,并引发人们对"人类日益技术化"和"技术物日益人格化"高科技现象的哲学思考,这种思考使我们进入后人类主义。后人类主义科学观试图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范畴,并建立一个所有"中心主义"都崩塌的赛博世界:赛博是主客体共同建构的产物,并由此走向一种新本体论——我们在建构世界的同时,世界也以同样的方式在建构着我们,历史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共同演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美国物理学家索克发表那篇著名的诈文后,在全球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后现代思想家与科学卫士之间的“科学战”。本文对这场论战的起因与内容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认为导致这场论战的认识论根源于后现代思想家夸大了科学实践的相对性,解决这场论战的关键在于如何调整好科学研究的认识论与社会历史内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科学公民身份的内涵,提出科学公民身份概念是理解和评估科学与公众关系的新阶段;回顾了研究进展,提出了测度科学公民身份的初步构想;阐述了加强对科学公民身份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测评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的鸡"之争是20世纪90年代发生在社会建构主义内部的SSK与后SSK之间的一场争论,它集中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诸多分歧:在本体论上,表现为社会实在论与自然—社会混合本体论的对立;在认识论上,表现为规范主义进路与描述主义进路的对立;在科学观上,表现为表征科学观与实践科学观之间的对立。它代表了社会建构主义的一次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仲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11):7-10,17
证伪主义近年来一直是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热点。本文探讨了证伪主义在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起因及其发展的历史线索。本文认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困难:如经济学理论的证实性差,经济学理论的抽象化,实证性的趋势的加强等是证伪主义的起因。但经济学家在赞扬证伪主义的同时,并没有在自己的实际研究工作中采用证伪主义,造成了布劳格所称之为的“无关痛痒的证伪主义”的尴尬局面,本文认为这是西方经济学家仅注意波普科学哲学中证伪主义的部分,而忽略其批判理性主义和科学知识进化论所造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