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风名词探源及其命名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风是对人类社会和全球气候影响最大的一种热带气旋,在其巨大的破坏性后面隐藏着自然和人类的需求。在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叫颱风。关于“颱”字的来历,一种说法是外来语转译产生的,另一种说法是与地名台湾有关。在古代,台风并没有名字,最早给台风起名字的是19世纪初居住在加勒比海岛屿上的居民。二战末期美国成为对台风进行系统命名的第一个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所有台风易发地区都使用了命名系统。从2000年开始,台风名称走向国际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科学概念,都有一个语言符号与之对应,这语言符号叫科学技术名词或术语(以下简称术语)。在科学领域里,对术语的最基本要求是科学,从使用性角度出发,一个好的术语应该简洁、通俗、准确。关于术语的一些特性在一些文献中已有过论述,本文只想讨论一下术语的另一特性——模糊性。“模糊”一词在词意上与“含混不清”是等同的,但本文无意承认术语还允许含混不清,因为“模糊性”不等于“模糊”,正如模糊数学的本质并不是含混不清一样。模糊性是术语的特征之一,如果否认这点,许多术语会因过于“精确”而丧失准确性,也会有许多术语因僵化而失去发展性。一、术语模糊性的依据一个术语产生的一般过程是由概念到术语并加以定义。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概念本身还是术语定义的表达,其界限的划定都会改变术语的涵义。首先,术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想交流的载体,思维有非彼即此的二维逻辑思维,也有多值的、不确定的模糊思维。一个科学概念的形成常常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人们对这一概念的形成、接受要经过大量的模糊思维,因此其概念的边缘常常不够明确。特别是科学技术总是发展的,人们对一些科学现象,过程的认识也是向前发展的,对一些概念即便是成熟的概念,也会有对其扩充的可能。科学发展带来的另一值得注意的明显的现象是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必然产生许多涉及多学科的概念,这些交叉概念的产生,无疑丰富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横向认识,同时也使多个概念的联接与包容现象反映到人们的知识范围之内。其次,任何术语都属于语言范畴,语言所具有的模糊性是公认的事实,尽管科技语言比之普通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准确,但普通语言所具有的特点之一——模糊性依然保留下来,因为要求准确不等于必须精确,精确是不容模糊的,可模糊带给我们的是更准确。再者,用以限定和表达术语反映的概念的定义,总是以文字语言(不排除图解、公式)来表示,其功用是高度抽象地概括概念的,不管是从一个概念的哪一角度(特征)来概括,必须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给人展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同时,也反映概念的边缘,最好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的趋势,而定义本身即是语言,因此,以准确为主,而不是绝对精确。以上仅从主体即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来看,术语具有模糊性。再从客体出发,现实世界中,许多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如:脊椎动物是指有脊椎的动物,无脊椎动物是指无脊椎的动物,但文昌鱼无脊椎有脊索,由此打破了原有界限。鸟类和爬行类之间的界限是分明的,但细鹗龙和始祖鸟兼有这两类的共同特性,于是使鸟类和爬行类的界限消失了,能导电的物质为导体,不能导电的物质为绝缘体,但半导体的导电性却界于两者之间,也就模糊了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界限,综上所述,模糊性是术语的固有特性之一,实际情况也正是如此,在此仅举例:第一,相关概念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如高(气)压、低(气)压,气压值从低到高是连续变化的,那么高(气)压、低(气)压之间的分界值是多少?云滴和雨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半径多大是雨滴?小于多少才是云滴?尽管这些有过人为规定,但难以统一,也不能统一,不能统一就说明这个界限是模糊的。第二,术语本身涵义有选择性,如质量一词,可以指物品品位的优劣,也可以指物体含物质的多少。铁,也可以表达几个不同的概念,如:一种元素;一种化学成份;人体内一种不可缺少的物质;一种工业材料。二、术语模糊性的实质模糊性要求用抽象、概括的定义,表述概念的本质,是科学性要求下的准确性。科学性在量上要求精确,在质上要求准确,对于单个的数据采样,科学性要求精确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而做为术语多以定性反映概念的本质,是以科学性要求术语能准确地对应于所表达的概念。正如模糊数学中建立的“隶属度”概念一样,用一种不精确的逼近,“融合”了差异,“过渡”了对立,看起来表面上是模糊,实际上在事物的深层结构方面更准确地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看来模糊性扬弃了精确性的一般特点,但它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为坚持要求精确性目的的同时,又克服了绝对化的一面。因此,在概念一术语一定义这一三维关系中,每一维自身的多要素值,产生的多维逻辑思维关系,要求以模糊性来牺牲精确度以求得准确性,从而满足科学性的要求。三、模糊性的作用不管是否承认术语的模糊性,实际上早已经在充分发挥其作用了。通常要求定义要表述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不是其它,这一点就包含了术语的模糊性。如问什么是人?可以回答“没有羽毛直立行走的动物就是人”;也可以回答“有复杂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是人”;“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是人”;还可以说“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这些均能从人具有的本质特征反映人,但这些回答也都反映了事物的不确定的边界轮廊。如果要求精确反映人这一概念,只能描述单个的人,那么有多少人就需有多少个定义,而那么多的定义就等于没有了定义。如果希望用一个定义精确描述人,是无法写出,硬写出也不会准确。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人的定义也只能划出其概念的轮廊,反映准确的人的本质。还有力这样的概念,从医学、机械运动、化学等不同的角度均能写出定义,就是不能用定量的方法来描述,这就是人们在给术语下定义时,在潜意识中承认术语的模糊性并在自觉地运用它。在整个术语群中,模糊性所起到的联结作用不容忽视,这种作用首先表现在概念及概念体系的渗透,最为明显的是交叉学科术语的产生,两个不同概念或概念体系,由于边缘的模糊、交叉,一旦人们认识交织处的结点,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术语甚至新的学科,而原有的术语、概念就成为人们认识、研究这一新术语、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工具。如最早的医学和气象学联系甚少,当人们一旦认识到疾病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相应的医疗气象学也就产生了,其中医疗气象学中的一些概念是基于医学和气象学而产生的,相应的术语既不单属于气象学范畴,也不单属于医学范畴。另外,模糊性的联结作用还表现在术语更换的衔接上,人们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形成的概念,较之最初的感性认识形成的概念,有时前者是后者的深化和完善,有时前者和后者是相反的。那么便有一方面是继承和发展原有概念,另一方面是全部扬弃原有概念,对于前者,正是模糊性在起作用,如果没有模糊性,丁是丁卯是卯,那么每次认识的深化,都将进行一次术语、概念的更新,这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名词审定原则中的“约定俗成”也是不可思义的,约定俗成的根据也正是考虑到概念的弹性,使原来普遍采用的术语得以保留下来,当然,保留下来的术语所表达的概念必须是可扩充的,有的甚至是完全改变了原术语的涵义,这就是所说的“老词新用”。除了“老词新用”外,还有一种类似的利用了模糊而命名的术语,即从普通语言或已有学科中的术语借用过来,这些多是为了使新的术语达到“通俗易懂”的要求,而借过来的已熟知的术语在这里确已更替了涵义。模糊性的另一作用是有力地支持了学科的发展。任何学科从产生到发展,术语在其传播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术语的不断更替和僵化不变无疑会严重影响学科的发展,而术语的相对稳定才符合学科发展与人们认识同步的要求,这样的相对稳定就要求概念的可扩充性和术语的弹性,而术语的模糊性则刚好能满足这一点。所以说,模糊性的基本作用是保证了术语的延继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起,美国的驻华使馆就在其院内安设仪器,开始测量北京使馆区的空气质量。测量数据每小时一次公布在使馆的推特(Twitter)上。在2011年11月间,美国使馆公布的数据多次“爆表”(超出仪器量程),暗示北京已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大气科学名词·1996》和台湾“教育部”公布的《气象学名词·第四版》的对比,发现海峡两岸名词大多数是一致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科学概念在传播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部分名词在两岸的定名不一致。本文择取若干条名词加以分析、比较,提出推荐用名,蔽帚自珍,抛砖引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大气科学名词·1996》(以下简称《大气本》),主要审定工作在1994年就已完成,收词原则是“基本的、常用的”,因此只收录大气科学专有词汇1873条,有许多气象词汇未被收进去。其一词一义,且每词都有简单明了的释义的特点,给名词的对比和分析带来了很大方便。台湾“教育部”公布的《气象学名词》(以下简称《气象本》)收词1万余条,包括了与气象学科相邻学科的名词,有一义多词现象,用于英汉词汇的对照比较方便。通过对《大气本》和《气象本》的对比分析,发现两岸有相当部分气象名词在定名上是有差异的,通过双方交流缩小差异,最终达到一致,是两岸大气科学界的幸事。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在分析科学概念和名词表意性的前提下,判断哪个词更为可取,并作为“推荐用名”,使大家逐步接受,最终一致。使所有名词都达到一致的过程可能是漫长的,能首先使一些系统性、关键性名词和常用名词达到一致,是比较实际的。以下将两书中概念一致的部分词作对照比较。一、对几个系统性、关键性名词的分析1.关于表、计、仪、器的定名两岸在一些常用观测仪器的定名上有明显的系统性差异,一般情况是:《大气本》的“表”,对应《气象本》的“计”;《大气本》的“计”对应《气象本》的“仪”,如表1。通过对表1的分析发现,《大气本》中的“表”类多对应英文词尾-meter,“计”类多对应英文词尾-graph。而《气象本》中的“计”类多对应英文词尾-meter,“仪”类多对应英文词尾-graph。“器”类在“两本”中无明显的英文词尾相对应。看起来两岸定名的系统性差异是对英文的翻译不同造成的。但估计从译法上难以达成共识,因为单从翻译的准确性来说,“-meter”译成“表”或“计”的取舍很难,只有从词的概念分析,表1的名词才有望去异求同。考虑名词定名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使用性原则,大气科学中常用仪器的定名应从仪器内涵特征出发,进行系统更名或定名。将仪器分成4个层次,即表、计、仪、器,内涵特征表述如下:结构比较简单,且靠人眼可直接观看读取数据的为“表”;结构比较简单,除能靠人眼直接观看读取数据外,设备本身有自计功能的为“计”;结构比较复杂,能将测得数据发送、传输甚至预处理,通常需要能源供给的为“仪”;结构和功能介于“计”和“仪”之间的为“器”。顺便提及的是,《气象本》中对有的仪器采取音译的办法不可取,如radiosonde定名为雷送,dropsonde定名为投落送,sonde定名为送。2.几个关键性名词的定名关键性名词是指具有多个下位词的名词。由于这类词有“一同皆同”、“一异皆异”的特点,因此关键性名词的求同非常重要。湍流—乱流(turbulence) 是指叠加在平均空气运动之上的随机的且不断变化的空气运动。需要说明的是,该运动有规律可循。湍,《说文》:疾濑也。濑,水流沙上也。古人用“湍流”形容水中急流,如《楚辞九章》:“长濑湍流,沂江潭兮。”乱与“治”对应,显然,“湍”与“乱”均不能完全反映turbulence运动,因此有“湍流不湍,乱流不乱”的说法。但湍字能联想流体运动的一种形态,且构词能力强。如“湍流能量”简称“湍能”;“湍流涡度”简称“湍涡”。若称“乱能”、“乱涡”,作为科学名词不雅。因此,还是定名湍流好。与湍流有关的部分词汇见表2。急流—喷流、喷射(jet stream) 是指通常出现在对流层顶附近的准水平扁平管状强而窄的气流。管状中心轴一般长达几千公里,迂回曲折。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轴线上的风速下限为30米/秒,但风速分布并不均匀,有一个或多个风速极大值中心。急,疾速,与缓慢相对应。古人比喻狂风声势猛烈用“急风”,《北周庚子山集从驾观讲武诗》:“急风吹战鼓,高尘拥贝装。”喷,激射。《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可胜数也。”现代汉语中,形容流体运动速度很快用“急”,如水流很急、急速等。“喷”也可用于形容流体的快速运动,但主要用于液体或气体受压力作用而射出,如喷气、喷水、喷发等。“喷”是有明确的起点的。从上分析可见,对于长达几千公里,又有迂回曲折的强气流带,定名为“急流”更确切。其下位词“急流核”(风速极大值中心)也名副其实。否则,“喷流”本身一般要有明确的起点,其起点处应是风速极大值中心(喷流核)。一条喷流中有几个喷流核怎样也难以叙述清楚。“喷射”就更不可取了。与急流有关的名词见表3。静止锋—滞留锋(stationary front) 是影响我国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因受地形阻挡而移动缓慢,移动速度通常小于5海里/小时的锋。在华南的南岭一带和云贵高原地区较为常见,常造成范围宽广、阴雨连绵的天气。不动为静,静止与运动相对。而“stationary front”是移动的,只是移动速度缓慢,有时甚至是“拉锯”式的移动,“静止”不是“stationary front”的运动特征。“stationary”译成“静止”不错,在天气图上“stationary front”也可能“静止不动”,盖因天气图时空分辨率不高所致,但将“stationary front”定名为“静止锋”却不恰当。在《大气本》中,将“静止锋”又称为“准静止锋”。古代用“准”字表示一定、比照、许可、依据等意思。现代汉语有用“准”字表示“程度上虽不完全够,但可作为某类事物看待。”据此,《大气本》中的“静止锋”又称为“不够静止的静止锋”,令人费解。如将“stationary front”定名为“滞留锋”就比较恰当。滞留是“停滞”的意思,停滞是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如停滞不前。与滞留锋有关的名词如:地形静止锋(orographic stationary front)、华南准静止锋(South China quasi-stationary front)、昆明准静止锋(Kunming quasi-stationary front)、天山准静止锋(Tianshan quasi-stationary front)等。二、几个常用名词的定名暴雨—大豪雨(torrential rain) 是指1小时内雨量大于、等于16mm,或24小时内的雨量大于、等于50mm的降雨。不同地区所规范的量值可能不同,但与其他降雨的区别特征是雨势猛烈(降雨强度大)且总降雨量足够大。“暴”和“豪”与降水无关,也都不能表达雨势猛和雨量大,但古人用“暴”说明事发的急疾、突然,如诗曰“终风且暴,顾我则笑”。在现代汉语中,“暴”有突然而猛烈的意思,虽持续时间相对不长,如暴病、暴发户等,但一旦形成就超乎寻常。“豪”有气魄大、超出普通的意思,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暴”可较好地表达雨势的猛烈,“豪”具有雨量大的含义。值得注意的是,仅仅雨势猛烈(雨强大)而雨量小不能称其为暴雨,仅仅雨量大而雨强小也不是大豪雨。因此“暴”与“豪”都能,且仅仅表达“torrential rain”一方面特征。但大豪雨中的“大”字显冗。形容风超乎寻常可用“暴风”,形容雨超乎寻常何不用“暴雨”而用“大豪雨”?所以,暴雨比大豪雨好。后向散射—反射散(backscattering) 是指在雷达气象学中,云和降水粒子在微波辐射作用下将产生电极化和磁极化,被电磁极化的粒子向四周散射与入射波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粒子向四周散射的电磁波中,能被发射波束的雷达接收到的那部分在研究和分析粒子形态时才更有意义。也就是说,与入射电磁波方向逆向的粒子散射[部分]为“backscattering”。该词的核心词(上位词)是“散射”,“后向”作为方位词,对应“前向”,从方位上明确是与入射电磁波方向逆向的散射,从量上来说也表示了不是粒子散射的全部。因此,“后向散射”比较好地表达了“backscattering”。“反”在用于表示方向相背时,与“正”相对,如“反其道而行之”、“适得其反”等。若用于表示雷达与目标物两点之间电磁波相向传播的方向性时,不如“后向”明确。“反”在用于表示双方互动关系时,能够较好表示粒子受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电磁极化后,向四周发射同频率电磁波的这一过程,也能表达是粒子发射的电磁波,并且应该是全方向的电磁波,这与“backscattering”的概念是不相符的。从名词定名的系统性来看,电磁波遇到云和降水粒子后,产生反射、散射、折射。反射波和折射波分别出现在入射波平面两侧。散射波则出现在以粒子为中心的各方向上,如果将“backscattering”所表示的概念定名为“反散射”,“forward scattering”又如何定名?廓线仪—剖线仪(profiler) 是用主动或被动遥感原理测定大气各要素垂直分布的各种电子设备系统的总称。测定所得到的是某垂直面“大气各要素垂直分布”图,图中的点对应要素值,对要素值按需要(如等值线)连线,这些线用于天气分析。因此称测定所用的设备为“×线仪”,两岸是一致的。廓,有外部、外周的意思。《唐古镜记》:“辰畜之外,又置二十字,周绕轮廓,文体似隶。”轮廓,又作轮郭、边缘,物体的外围。因此,廓线仪能很好的表达“profiler”概念。剖,指破开,中分。《左传》:“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用“剖”说明被破开物的面,常与“面”搭合成词,如“剖面”、“剖视图”等。在此“剖”是用作动词,主要说的是“面”。“剖”难以与“线”搭合成词,因为经剖割出来的是面,不会是线。因此“廓线仪”比“剖线仪”更合理些。临近预报—即时预报(nowcasting) 是对当前天气的描述及未来0~2小时天气预报。曾称“现时预报”、“短时预报”、“现场预报”、“即时预报”等,1988年后,大陆规范定名为“临近预报”。对于“现时预报”、“短时预报”、“现场预报”,大陆和台湾均未采用。现重点讨论“临近”与“即时”的区别。临,有“来到”、“到达”的意思,如双喜临门。《楚辞》:“朝发韧于太仪兮,夕始临乎于微闾”中的“临”是地点的来到、到达的意思。“临”还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近”的表意在空间里有现场和现场附近,在时间上是指当前和距当前很近的一段时间。因此,“临近预报”与概念对应性好。即,有“就”和“靠近”的意思,但更多的是作副词用,指“立刻”或“马上”。因此,“即时”仅能够表示nowcast中“对当前天气的描述”。描述“即时”的情况不是预报。三、结束语《大气本》和《气象本》中用法不同的系统性、关键性和常用的名词远不止本文所例。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对例举名词的分析实属一家之言。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词不断出现,有些原有名词的概念不断扩展,特别是外来词汇的增多,在定名或正名的问题上往往过于强调翻译方法和技巧,强调词对词的对应关系,而忽略汉字造词的表意性、中文词汇的系统性和民族性。对一个中文名词好坏的判断,应分析定名用字能否准确表达该词所代表的概念,能代表的就是一个好词。 *王存忠副编审是气象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相似文献   
5.
大气科学名词两岸交流取长补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 ,自1 999年 3月在台北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2 0 0 0年 1 1月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如今 2 0 0 2年 5月在台北市已是第三次会议了。根据第二次研讨会的会议纪要 ,在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4月 )终于出版面世了。该书收集了约 6 0 0 0条大气科学名词 ,分别列出两岸定名的对照 ,以便于学术交流 ,这只是名词工作的第一步。根据会议纪要的第二项工作 ,大家分别提出对方定名 50条较优、50条较差及 50条新名词 ,希望在对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荐用名 ;对新…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文献、教科书及工具书中,已将turbulence定名为“湍流”,在即将公布的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中,也将其定名为湍流。但始终存在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应将湍流正名为“乱流”,理由是:(1)从科学性角度来看,按《说文解字》,湍流最多只能表达由动力因素引起的turbulence的含意,而热力的turbulence用湍流一词是表达不出来的。(2)从使用性来看“乱流”首先能表达turbulence(不管是热力的还是动力的)这一概念,还具有“望词知意”的特点,另外,乱流不象湍流那样因“湍”字太“典雅”而常被误念为Chuan(喘)。从词的本意来看,“乱流”确实比“湍流”广延度大些,但从科学性和使用性角度来看,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训古是不是科学性?使用性中的“望词知意”在怎样的情况下才显得更重要?应该说,科学性是名词正名的前提条件,科学性的实质是要求一个术语要能够在其所属学科中准确地表达其科学概念,而不是要求去训古,用汉字的古典含意来限定现代科技术语所能够表达的概念,这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据《说文解字》,湍:疾濑也。濑:水流沙石上也。说明“湍”描述沙石上水流的特征,并指出该特征的形成主要由动力因素引起,而大气中的turbulence的产生既有动力因素的,也有热力因素的,单从这方面看,用“乱流”似乎比用“湍流”好,但过分强调汉字的古典解释来厘定近代科技用语用字准确性的方法是值得商磋的。再据《说文解字》,信,说文诚也。冕,说文大夫以冠也。而“信息”、“日冕”中的“信”、“冕”显然不能局限在《说文解字》所解释的含意里。再如,古汉语中的“走”,是说跑了,而现在汉语中的“走了”是说离开了。同理,“湍”字也不一定非是“疾濑也”不可。《辞海》中“湍流”的定义是:“流体质点互相混杂,迹线极不规则,描述流体运动的物理量的时间平均值有不规则的涨落”。其次“望词知意”在名词正名中是应该倡导的,如果一个词能让更多的人“望词知意”是再好不过了,特别是在普通(通用)术语领域。专业术语的特点就是“专”,很难做到使所有的专业术语都能“望词知意”。努力做到相对的望词知意——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才能看懂也就行了。此外,关于“湍”字因太“典雅”而常被人误念成chuǎn(喘),我认为这并没给“湍流”一词的正确使用和传播造成多大的影响,“霰”也时常被误读成Sǎn(散),“霾”也时常被误读成li(里),并没必要因此而为其一一更名。从另一方面看,科技术语的定名要考虑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选择的术语要有很强的“运载”能力,“湍流”的构词能力比“乱流”的构词能力强,如由“湍流”派生的术语“湍能(湍流能量)”,“湍涡(湍流涡度)”等,较“乱能”、“乱涡”更易被人们接受。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名词术语的审定、正名不是目的,在使用过程中达到统一才是目的,“湍流”一词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更名带来的直接后果将是新的不统一。综上所述,turbulence还是定名为“湍流”好。  相似文献   
7.
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在北半球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因为发生在不同的洋面和影响的地区不同而名称不同,就其本质来说,都是指同一类天气系统.但是,两者不是简单的一义多词,就名词的语言来源背景和命名系统来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如果统一到一个名词上来,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自1999年3月在台北市召开了第一次会议,2000年11月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如今2002年5月在台北市已是第三次会议了。根据第二次研讨会的会议纪要,在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02年4月)终于出版面世了。该书收集了约6000条大气科学名词,分别列出两岸定名的对照,以便于学术交流,这只是名词工作的第一步。根据会议纪要的第二项工作,大家分别提出对方定名50条较优、50条较差及50条新名词,希望在对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推荐用名;对新出现的名词能够共同研讨定名,减少新词再产生新的差异。对此,在第三次研讨会上海峡两岸专家畅所欲言,热烈研讨,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本文拟通过对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优差的比较(见附录表1及表2),探讨名词定名工作中的一些普遍问题。一、科学性是名词定名要求中最重要的前提我们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要求,曾提出名词的定名通则,其中强调了名词定名的科学性、系统性、简明性、习惯性、民族性、国际性等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定名应遵循的各种要求中,科学性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也就是说名词定名要在正确理解它的涵义后才能概括适当。对涵义理解的偏差,往往导致名词定名的不当。在比较两岸名词定名优差的过程中,科学性也是首要的标准,现举例说明:(1)index of refraction(或refractive index,refraction index) 按《Glossary of Meteorology 2000》(美国2000年新版《气象学词汇》,这是一本带有详细注释的,收词全面而新颖的工具书。两岸专家商定在名词定名与收集新词方面以它为主要参考书,以下简称“GM 2000”)的定义为“The ratio of the free-space speed of light c,a universal constant,to the phase velocity of a plane harmonic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an optically homogeneous,unbounded medium.”(真空中光速与介质中的电磁波速之比),并引用了著名的斯涅耳折射公式sinθi/sinθt=nt/ni。由此显然可知上述名词即是中学物理中就有的“折射率”,现在望文生义定名为“折射指数”是不妥的,在refractive index项下,海峡两岸都有“折射指数”、“折射率”两种定名,看来“折射指数”应删去。大气科学在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应脱离物理学再另搞一套定名。(2)remote sensing 按“GM 2000”的定义为“A method of ob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properties of an object without coming into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at object”(即不与该物体接触而能获得有关其特征信息的方法),大陆定名为“遥感”,如雷达之类的探测属“遥感”范畴。而“遥测”则是指探测仪器与该物体接触,并将探测结果传送到远方接收站的测量方法,如无线电探空仪则是典型的遥测系统。这两者不是一回事,故将remote sensing译为“遥测”是不妥的。通过会议交流,台湾学者认为他们的“遥测”是指“遥感探测”,现在已成为全学术界通用的,如“太空及遥测研究中心”等。我们认为这种易引起歧义的简化值得商榷。(3)cascade impactor 按“GM 2000”定义为“A low-speed impaction device consisting of a set of impactor plates connected in series or in parallel for use in sampling both solid and liquid particles suspended in the atmosphere.”(……用于对大气中悬浮的固体和液体粒子采样)。由其定义显见,这是对固体和液体两种粒子都能采样的仪器,台湾定名“串级采尘器”,限定了它只能对固体粒子采样,不如大陆“多级采样器”灵活,可用于固、液两类粒子。(4)Younger-Dryas event 大陆名新仙女木事件。这是指公元前10800~9600年期间,气候在短短的数十年内突降了约6℃,而在此期末又恢复正常的一次气候事件。它因仙女木草本植物生长地理位置的变动而命名。这是一个古气候研究的名词,“GM 2000”上也有此叙述。台湾专家说他们当时研讨定名时,因无这方面的专家而误以为是两个人名,所以定为“杨朱事件”,现需更改。此外,台湾定名中由于科学性准确,而优于大陆定名的也不少。如:(5)dust avalanche 按“GM 2000”定义为“An avalanche of dry loose snow”(干而疏松的雪崩)。显然“干雪崩”(台)比我们称的“尘崩”要合适。(6)microtherm 按“GM 2000”定义为“In botany,a type of plant life that requires an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of 0~14℃ for normal growth”(指在植物学中,一类正常生长要求年平均温度为0~14℃的植物)。显然“低温植物”(台)比“低温”准确。(7)thermal climate “GM 2000”定义为“Climate as defined by temperature”(由温度定义的气候)。显然“温度气候”(台)比“热型气候”准确。二、繁简适度,逐渐过渡按中文习惯,5字(含)以下的词语长度尚可接受,再长就不太好流行,需要适当简化,所以名词定名中的“简明性”也是要考虑的一个方面。但“简明”也有个“度”的问题,太简了,意义不明确。按此标准来看,cyclogenesis,cyclolysis分别定名“旋生”、“旋消”似乎太简,而且与后面typhoon genesis(台风生成)、climatogenesis(气候生成),不配套,系统性不够。再如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按“GM 2000”定义为“An eastward flowing current ...that circles Antarctica and extends from the surface to the ocean floor.”(一股向东流动的洋流,……它绕南极洲,从海表延伸到海底)。显然这是一股洋流,定名“绕南极流”就不如“绕南极洋流”确切。还有一个attractor(吸引子,引子)的例子,台湾定名“吸子”,似乎不太合汉语习惯,我们说“万有引力”,不说“万有吸力”,要简化也是“引子”较好。我们认为,在这些地方,切不可“因词害义”,将“遥感探测”简化为“遥测”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作为一个折衷的解决办法就是逐渐过渡,定名为“[气]旋生[成]”、“[气]旋消[散]”、“绕南极[洋]流”、“[吸]引子”,天长日久,读者理解了,接受了,方括号内的字就可省去了。大陆在定名“[激]光[雷]达”、“声[雷]达”时就采取这种办法,但前者不知最后为何未通过,至今仍用“激光雷达”。我们的意见是:采用加方括号的方式,繁简由人,天长日久,自然过渡。但有时也有该简未简的情况,如band model定名为“带模式”已很常见,它从absorption band(吸收带)而来。absorption band不叫“吸收频带”,为何band model要定名“频带模式”呢?此处“频”字完全多余,至少可改为“[频]带模式”。按上述原则,台湾在对air pollution“空[气]污[染]”、As ra“辐状高层云”(大陆为“辐辏状”。“辏”与“辐”义相近,可省)和atmospheric turbidity“大气浊度”等名词定名时都简化得很好。而大陆在定名deflection force of earth rotation“地转偏向力”时也是繁简适度,不会有任何歧义。如用“地球自转偏向力”,意思完全正确,冗长了些,至少可改写为“地[球自]转偏向力”。三、关于人名、地名的翻译问题目前尚无汉语与英语字母读音的逐字对照译法,不像俄语、日语都有逐字母对照表,机械地译过来即可。人名地名译成汉字以后,由于英语单字发音不一样,汉语单字同音字又太多,致使汉译人名、地名花样百出,实在难以记忆与应用。以美国50个州名的汉译为例,大陆近来又作了规定,如艾奥瓦(Iowa,曾用依阿华)、密歇根(Michigan,曾用密执安)、得克萨斯(Texas,以前有用德州的)、佐治亚(Georgia,有用乔治亚的)、威斯康星(Wisconsin,有用威斯康辛的)等,很难记忆,作为出版人经常要查阅规定,按章行事。但也常见许多书报刊各行其是,有规定不遵从,弄得读者无所适从。至于人名,更是自行其是,除某些名人比较一致外,其他就很难说了。常见的外国影星,同一人有数种译名并不为怪。在我们的名词定名中,涉及到人名的就很麻烦,例如Walker circulation(沃克环流)、Coriolis force(科里奥利力,科氏力)、Fourier function(傅里叶函数)等,常有写为“瓦克环流”、“柯氏力”、“傅立叶函数”或“福里哀函数”的,没有什么错,只是与规定不符。所以在涉及人名的名词中,我们认为能用原英语字母的尽量用英语字母反而简单易记,如M-J振荡、B-V频率、C-G近似、CFL条件等值得提倡。附录:注:以上15条较优用名其优点归纳起来主要是:(1)科学性强:如涡度拟能、干雪崩、低温植物、温度气候等;(2)简洁易记:如大气浊度、空污、科氏力、CFL条件、光达等;(3)形象、通俗易懂:如压温仪、冠盖逆温等。注:以上15条用名较差的主要原因是:(1)科学性差:如串级采尘器、反辐射、杨朱事件等;(2)系统性差:如旋生(相对于台风生成、气候生成而言);(3)该简未简,显得累赘:如地球自转偏向力、信号杂讯比、频带模式等;(4)过于简化,造成含义不清:如绕南极流(应为洋流)、旋生、旋消、雷送、遥测等;(5)不合通俗习惯:如吸子、云改造等。 ①周诗健编审是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②王存忠编审是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秘书。  相似文献   
9.
地球大气中一直含有大量微小的灰尘、烟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颗粒物质,气象学上将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颗粒物质称为大气气溶胶。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如静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社会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如果由于悬浮在空气中不可见的微小颗粒散射作用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时,就称霾(音mái)。形成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分布在0.0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它们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空气变混浊,影响视野。在有霾的天气里,看远处的物体如同隔了一层纱,物体颜色减弱、边缘模糊。由于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范畴,能够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有霾的天气里要减少户外活动或采取个人有效防护措施。形成霾的颗粒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排放。自然界产生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灰尘、矿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气溶胶物质;人类活动排放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和生物质燃烧(植物秸秆、动物尸体和生活垃圾等)、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很多有毒和有害水溶性粒子的气溶胶。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会加大霾发生的频率,稳定的大气状态是发生霾的重要天气条件。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大气中的工业排放量或保护植被、改善自然环境等减少霾发生的频次,却无法人为清洁整个大气层。大气的净化主要依靠自然过程自我净化。形成霾的粒子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非常缓慢,但在不稳定大气状态下,形成霾的粒子会在风或对流作用下向远处和高空输送,在光化作用或遇到合适的水汽条件时,作为云、雾的凝结核,形成云、雾和雨滴,最终降落到地面。清除空气中悬浮粒子最直接有效的自然过程是降水冲刷。容易与霾混淆的天气现象有雾、轻雾(旧称霭)和浮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使能见度恶化,影响视程。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形成条件和所含颗粒物不同。起雾过程本质上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达到饱和,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就产生了凝结态的雾滴(能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因此,形成雾和轻雾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水汽。霾和浮尘天气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因此形成霾和浮尘的天气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干粒子”。浮尘天气一般出现在大风、沙尘暴天气之后的无风或风较小的天气条件下,其颗粒物主要是裸露的地表或建设工地等处的尘土被风吹向空中,大风过后较大的尘土粒落地,而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小尘粒继续飘在空中并向下风方向移动,形成浮尘天气。霾一般出现在气团稳定、较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粒子除包括尘土外更多的是其他气溶胶,粒子平均直径一般也比浮尘小。第二,影响视线程度不同。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为雾,在1~10千米之间为轻雾。霾和浮尘的水平能见度均在10千米内。从视觉上来说,雾和轻雾通常为乳白色,浮尘一般呈土黄色,而霾在不同的光线背景下颜色有所变化——远处明亮的物体呈浅黄色或橙红色,暗的物体则呈蓝灰色。第三,形态和尺度不同。雾一般呈乳白色,像云一样,不均匀,有雾区与无雾区有明显界线,水平尺度大小相差悬殊,垂直厚度一般在几百米以下。霾和浮尘比较均匀,与晴空区没有明显的界线,水平尺度在数十千米以上,垂直厚度可达数千米。第四,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自然界的雾除了影响交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形成霾和浮尘的颗粒物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006年4月16—17日的一场浮尘天气,仅在北京市的降尘量就达到30万吨,北京市民经历了从黄天到黄地的过程,看到了北京一夜之间成为土城,但未必能想到如果没有“及时雨”冲刷,植物将被叶面上的尘土憋死。期盼着“阴霾终将去,浮尘昨日天”,各国政府和全人类正在为此努力着。  相似文献   
10.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早成立的分委员会之一。1988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第一版),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从而使中国大气科学名词定名不准、译名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公布名词中没有给出定义,有些名词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容易混淆的情况。鉴于此,在1989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指定大气科学为名词审定中增加释义的试点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