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成》历日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分析月相术语、《武成》历日和武王伐纣年代的关系。以生霸望-死霸朔、生霸上弦-死霸下弦和生霸月初-死霸望后三种月相说为例,分析了《武成》月相历日。加以岁在鸠火、日在析木的条件,得到克商的首选日期分别在公元前1070年、公元前1071年和公元前1046年。文章得到的一系列中间结果可供历史学家在综合各方面信息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古代月掩犯资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相似文献   
3.
4.
《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年代结果中,有些与天文学方法有关,本文介绍4个这样的问题:对宾组卜辞的5次月食记录的天文学认证与武丁王年,与武王伐纣有关的诸多天象日记录的分析,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的日食说研究以及由西周铜器铭文中的诸多历日月相记录排出整个西周王年。  相似文献   
5.
梳理南北朝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对这一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南朝正确记录日食25条,占实际发生的40%;月食正确记录23条,占实际发生的14%;北朝日食51条,占65%,月食56条,占29%。  相似文献   
6.
二十五史点校本修订工程与历代天象记录的全面检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主要存于正史天文志中。作为"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的一部分,我们将用现代天文方法对其中所有可检天象记录进行检验,并力图考证出错误记录的原貌。在介绍该计划要点、为此专门编制的计算机软件之后,分析天象记录产生流传错误的特征以及天象检验对史学研究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魏书·天象志》中的天象记录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太安至皇兴13年间(457-469)的连续62条可以计算验证的天象记录中,有59条记录的年份都恰好提前了一年.这可能是魏志抄宋志而于年代比对发生错误,也可能是北魏纪年本身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可能是尧帝都城。最近考古发现的大型半圆台夯土遗迹ⅡFJT1具有明确的夯土中心观测点和夯土圆弧形墙上挖出的12道狭缝,被认为是古人用来观测日出以确定季节的观象台。对该遗址各特征点位置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对其中E2,E12缝的中心线方位角和对应远山仰角测量数据进行了天文学分析。结果显示,现代夏至和冬至太阳升起时,接近E2,E12缝,但不能恰好进入。由于黄赤交角的长期变化,在考古学确定的年代(公元前2100年前后),太阳升起一半时,夏至太阳位于E12缝右部,冬至太阳位于E2缝正中。这令人信服地证明,ⅡFJT1是古代观象台的遗址。  相似文献   
9.
《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年代结果中,有些与天文学方法有关.本文介绍4个这样的问题:对宾组卜辞的5次月食记录的天文学认证与武丁王年,与武王伐纣有关的诸多天象历日记录的分析,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的日食说研究以及由西周铜器铭文中的诸多历日月相记录排出整个西周王年.  相似文献   
10.
明代日食记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通过全面复算,本文对明代日食记录的各种特怀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些记录包括百余条正史记录和近700条地方性记录,大量的地方性实测日食记录是从明代后期开始的,这两类记录在来源、载体、可靠性、错误原因以及其它方面都有大不相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