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湿度的变化对云冈石窟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云冈石窟1962年2窟泉水温度和当时气温的监测数据及2003年全年气象站和窟内6个监测点的温度、湿度数据:总结了窟区和各种类型洞窟内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及岩石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计算了窟外和各种类型洞窟内可能发生冻融的条件和时间;揭示了不同季节的水分在岩石和大气间运移情况;讨论了温度、湿度对云冈石窟的影响机理.认为修建窟檐对石雕的保存有利,但也存在湿度增大的问题.因此,建议在温度、湿度变化较大的洞窟,应修建窟檐,同时要考虑适当的排湿措施;没有窟檐的洞窟,在湿度过大的地方,也应采取必要的排湿措施.  相似文献   
2.
牛文斌  吉俊蓉  黄继忠 《科技信息》2011,(18):389-389,391
由于机械叉车自身特点与作业条件,在正常作业中,需要经常变换档位,所以离合器、分离轴承使用相当的频繁,且由于装配调整、用户操作不当或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原因,所以叉车离合器、分离轴承故障是叉车维修中较常见的问题,属于高频次故障。根据使用过程中离合器、分离轴承所产生的异常现象,准确地分析、判断,并找出引发故障的真正原因是离合器、分离轴承维修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见,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属于坚硬岩石,但抗冻性差,抗风化能力中等。可见,天龙山石窟主要地质病害为岩体裂隙、窟顶渗水、岩体崩塌和石雕风化。  相似文献   
4.
空鼓是山西大学堂围墙的主要病害之一, 会导致表层水泥砂浆抹面的剥离和内部砌体结构的风化, 因此合理评估空鼓的严重程度是开展科学保护与修复的前提. 在用手动敲击方法对围墙空鼓病害进行初步判别的基础上, 综合采用相控阵超声成像以及红外热成像两种无损检测技术对局部病害开展精细探查, 确定其分布范围和面积. 结果表明: ① 手动敲击和两种检测技术这 3 种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空鼓病害的分布规律; ② 无损检测技术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局部误差与缺陷类型和环境因素有关; ③ 围墙表面水泥砂浆抹面的空鼓状况总体比较严重, 具体可划分为 4 个病害等级. 研究成果对文物建筑表面空鼓病害探查与修复效果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冻融条件下云冈石窟砂岩风化现象严重,为深入了解砂岩在冻融作用下的物理力学特性损伤与风化程度变化,针对云冈石窟砂岩开展了室内冻融循环模拟风化试验.在饱和条件下通过设置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得到不同风化程度的砂岩,采用实验室内多种原位宏观无损检测技术对循环前以及每5次循环后的砂岩进行测试,得到砂岩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的破坏特征以及各物理力学特性参数.结合微观检测技术从细观角度探讨了砂岩内部结构损伤机制及性能指标变化原因,并根据波速比值变化判断砂岩风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砂岩风化特征表现为颗粒脱落,结构逐渐破坏并产生裂隙,砂岩风化程度逐渐加深,经60次循环试验后砂岩达到中等风化程度.多种检测方法的测试结果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砂岩的质量、超声波速、硅、钙元素含量、抗压强度等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砂岩孔隙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砂岩冻融循环次数、超声波速以及抗压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建立了三者数值关系式并可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6.
几百年以来,由于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云冈堡病害十分严重,本文概述了云冈堡的现状调查情况,总结了主要的病害类型及其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红外技术在文物科学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悦  黄继忠 《自然杂志》2021,43(3):217-224
无损检测是文物科学保护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中红外技术因其非接触、非破坏、高效率、适用性广、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而得到普遍应用。在简要介绍红外技术相关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综述了红外摄像、红外光谱和红外热成像应用于该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发现不同技术在表征文物影像特征、内部结构以及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各有成效。红外技术能够挖掘各种类型文物的价值、工艺、病害和修复历史等隐藏信息,为其科学认知和保护提供定性甚至定量参考依据,因此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湿度循环变化下硫酸盐结晶对砂岩的作用机理,在实验室分别对云冈石窟砂岩、大足石刻砂岩、乐山大佛砂岩进行了硫酸镁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湿度循环劣化试验,将试样在盐溶液中浸泡至饱和后置于恒温恒湿箱中蒸发,蒸发过程中将相对湿度控制在30%和85%之间循环变化,并在循环过程中运用无损检测手段评价其风化程度。试验结果表明:(1)环境湿度循环变化会导致砂岩试样中的盐类所含结晶水发生变化。(2)在多次湿度循环后3种试样超声波速均出现下降,试样核磁共振T2分布曲线信号强度都出现上升,说明砂岩内部孔隙增多。(3)3次湿度循环后乐山大佛砂岩试样超声波速降至新鲜砂岩的80%左右,试样质量损失率为2.5%;大足石刻砂岩试样超声波速降至新鲜砂岩的95%左右,试样质量损失率为0.5%;云冈石窟砂岩试样未出现明显剥落。因此硫酸盐结晶膨胀作用对乐山大佛砂岩影响最大,对云冈石窟砂岩影响最小。(4)湿度循环下硫酸钠的结晶膨胀作用对砂岩的破坏程度大于硫酸镁。  相似文献   
10.
天龙山石窟区域地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龙山石窟始建于东魏,长久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地质病害十分严重.为此,对天龙山石窟开展了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天龙山石窟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特性和工程地质特性,为制定科学的文物保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