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海温作临沂地区第一代粘虫数量长期预报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3,28(19):1202-1202
粘虫是我国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影响粘虫发生的因素很多,过程错综复杂,因此预测粘虫发生量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用海温预测病虫发生,尚未见到有文献记载。在临沂地区,第一代粘虫于5月上、中旬主要危害冬小麦,它的发生与消长,和外界天气气  相似文献   
2.
粘虫迁飞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2,27(11):692-692
粘虫是我国粮食作物上的重要害虫。它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它的迁飞有起飞、运转、降落和降落后生境转移等四个过程。这些过程都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在国内研究尚少,在国外对起飞、降落过程的研究也不多。作者曾对粘虫起飞、运转(迁飞方向、区域、界限、高度、速度)、降落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做了一些探讨,本文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4,29(2):117-117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为暴食性害虫,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害虫之一。目前,关于粘虫的发生期预测,多属短期。我国东北是二代粘虫发生区,及早掌握一代成虫迁入期,准确发布预报,对指导适时防治,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作者曾对一代粘虫发生区,越冬代成虫迁入期的长期预测模式进行一些探讨,在两年试报及1983年预报中,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实践证明,用前期气象因子建立长期预测模式,是一条简便的行之有效的模拟研制途径。因此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用气象因子,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目的,进一步对东北地区一代成虫迁入期的长期及中期预测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7,32(19):1503-1503
小麦赤霉病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关于它的预测多属短期,预报方法以统计预报为多。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病率资料,建立了一套灰色动态模型,对该地区未来10年赤霉病流行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用1981—1986年资料验证,得到了理想的结果,可为制定植保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7,32(7):559-559
本文的预报对象分大尺度和小尺度两类。选择我国东北地区一代成虫迁入量表示大尺度;选择资料年代较长、且有代表性的白城、公主岭、哈尔滨、牡丹江、通辽等地一代成虫迁入量表示小尺度。分别对一代成虫迁入前期(上一年1月至当年5月)北太平洋逐月海面水温资料(1957—1980年286个网格  相似文献   
6.
赵圣菊 《科学通报》1983,28(9):568-568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列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规定要消灭的危害对象之一。我国江淮流域是一代粘虫发生区,在根治我国粘虫危害上具有战略地位,决定一代粘虫发生程度的主导因素,是越冬代蛾量迁入的多少。因此组建该区越冬代蛾量及迁入期预测模式,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国内,关于粘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多属中短期预测,本文主要是用气象因子,对组建长期预测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