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主动数据库的规则终止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进化图的规则终止性静态分析的方法,全面考虑了触发图、活化图和惰化图。这种基于进化图的分析方法比传统基于图的分析方法分析更为精确,之后提出了规则终止性分析算法并证明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在不受限制的场景下,人脸检测大多部署在移动端或者边缘设备上,这些设备计算能力低且内存较小.使用无锚检测思想,基于CenterNet无锚检测器,提出以人脸为点的检测方法.不需要人工预先设置锚框,也不需要使用非极大值抑制来后处理,模型变得简单且高效.模型的骨干网络使用改进的ShuffleNetV2,轻量级网络保证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3.
4.
采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00kev、200kev及20mev离子注入机,产生不同剂量的C~(1 )、N~(1 )、Fe~(1 )对春小麦品种“81529”及N~(7 )对“82579”进入注入实验,研究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离子同一剂量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不同;②同一离子随剂量的增加染色体畸变率呈上升趋势;③小麦剥皮后提高了离子注入的敏感性;④中能离子注入对小麦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更为明显;⑤Fe~(1 )离子注入可使小麦种子呼吸强度增强;⑥重离子N~(7 )注入对小麦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的影响效果随剂量的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图论思想,提出了一种可较好地解决多源多汇多路径的城市能源系统的规划方法。建立了汉密尔顿有向图来描述城市能源网络供需间的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以节点、路径、网络平衡为要素的通用模型,以矩阵的形式表示能源网络的节点性能和拓扑结构。并且将能流路径所对应的权重作为目标函数,分析比较不同路径匹配的系统性能。之后,利用此方法对联产系统的节能情景进行评估,对不同情景下联产系统的路径匹配特性进行说明。其结论可为城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过程中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广和城市能源系统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Ni(Ⅱ)-NH3-Cl--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的双平衡法,研究Ni(Ⅱ)-NH3-Cl--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求出氨水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在0~5 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的pH值、体系中总镍、游离氯离子、游离氨以及各种镍-氨配合物等的平衡浓度,绘制热力学平衡图,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6.91%,这说明该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根据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的双平衡法,研究Ni(Ⅱ)-NH3-CI^--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求出氨水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在0~5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的pH值、体系中总镍、游离氯离子、游离氨以及各种镍-氨配合物等的平衡浓度,绘制热力学平衡图,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6.91%,这说明该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脉动热管启动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电子设备在启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采用控制恒定热流密度和冷凝温度的方法对平板开槽型脉动热管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发现:在特定工况下,启动过程中脉动热管管内工质会突然剧烈沸腾,此时脉动热管蒸发段温度突然降低,冷凝段温度突然升高,广义热阻突然降低.针对本实验装置,存在一个使脉动热管启动迅速而且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时广义热阻最小的最佳充灌率(50%)、最佳管体倾斜角度(50°)和最佳加热功率(28.5 W).热管冷却段冷却水流量对脉动热管启动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提出硫酸熟化-水浸处置铜再生烟灰新技术,通过硫酸熟化将烟灰中铜、铅、锌、锡等金属化合物转化成对应的硫酸盐,同时使得氟、氯元素以HF和HCl的形式挥发脱除,然后采用水浸的方法实现铜锌和铅锡的分离。借助HSC Chemistry 6.0热力学软件分析熟化过程中物相转化的可行性,研究不同熟化工艺条件下物相的转化效率,并通过XRD和SEM-EDS等表征确定物相转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硫酸加入量和熟化温度是影响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适当提高硫酸加入量和熟化温度可提高物相的转化效率。最佳的工艺条件如下:硫酸加入量为理论质量的1.8倍,熟化温度为250℃,熟化时间为60 min,空气气氛,在此条件下,氟和氯的脱除率分别为76.54%和99.07%,锌和铜的浸出率为99.02%和97.14%,而锡和铅保留在渣相中,从而实现铜再生烟灰中多组分的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