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实的数学     
在过去的3年里,我一直从事“Title Ⅱ”项目的工作。这些项目旨在了解工业和商业对数学的需要和如何培养我们的中学毕业生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派出四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在职教师深入到工业和商业部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数学是怎样来解决日常实际问题的。被调查的部门包括地方医院、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和全国性大公司(如假日旅店和E.F.Hutton公司)。一些政府机构(如地方行政司法长官公署和美国航天学会)也参与了这些项目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培养毕业生以满足工商界需要的想法得到了商业界的赞同,地方各报纸对此也及时地作了报道和宣传。  相似文献   
2.
根据哈佛大学的数学家P.达埃科尼斯(Persi Diaconis)和哥伦比亚大学D.贝耶(David Bayer)的观点,无论你是如何出色的玩牌好手,也不可能将一副牌完全洗匀。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用大标题公布了一个数学证明:至少要洗7次才能使一副52张纸牌彻底洗匀,而多于7次并无多大差别。这件事成了当时的头条新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难住了别的数学家们。一副52张的纸牌可以有无数种排列次序,52张的任何一张牌可以是整副牌的头一张,51张中的任何一张可以是第二张,依次类推,可能出现的排列数目为52×51×50×……×1。这个计算的结果大约为10~(68),远大于宇宙  相似文献   
3.
关于七巧板的数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拼图游戏,过去有人认为它与数学没有什么联系。事实上,早在1942年,我国两位数学家就用非常巧妙的方法解决了有关七巧板的一个难题。《关于七巧板的数学问题》就以此为出发点,介绍了一些关于七巧板的趣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分析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God-frey Harold Hardy),1877年2月7日生于英国的克兰莱夫(Cranleigh)小城,1947年12月1日卒于英国的剑桥.他是现代数学史上的著名数学家.他卓越、丰富的数学成果,和他诚挚待人、提携扶助青年英才的高尚精神,值得后世传颂.  相似文献   
5.
羊年伊始的头一个月中旬,笔者采访了谢庭藩教授,他现任杭州大学副校长、决策优化研究所所长.1988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是逼近论和应用数学专家.在应用数学方面,过去他在华罗庚教授指  相似文献   
6.
每年的3月,人们期望着普特(?)(?)学竞赛名次的发榜。人们注视着榜文,搜寻、辨认熟悉人的名字,察看今年哈佛大学参赛者有多少人进入了前10名,人们好奇地了解以前的优胜者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1988年的一次竞赛,有两人得满分,竟有两人得满分!真是出乎人预料。人们不禁要问:在普特南竞赛史中,能有多少人得过满分的呢?1987年和1988年两次竞赛中,哈佛大学有3人进入了前5名,使人难以相信!那么,其它学校也有这么多人吗?1988年比约恩·普能(Bjorn Poonen)为第4次获胜。那么究竟一个人能获胜过多少次呢?1980年至1982年欧文·琼格里斯(Irwin Jungreis)取得了前10名,而1985年至1986年他的弟弟道格拉斯(Douglas)也是一个普特南获奖者。多么令人羡慕的一对兄弟呀!请问,还有那一个家庭曾经出现过两个普特南赛获奖者?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