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吕乃平 《科学通报》1981,26(14):871-871
边界层大气中风速的测量对于大气湍流、大气扩散和污染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低空的风速切变对于飞机的安全飞行有着直接影响。七十年代以来,多普勒测风声雷达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对声雷达测温系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对多普勒测风声雷达进行了研制,取得了初步结果。对垂直风速的探测高度可达500—600米。此外,还用双点多普勒测风声雷达进行了水平风速、风向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吕乃平 《科学通报》1987,32(10):773-773
边界层大气中,温度层结是影响污染物质迁移和输送的一个重要因子。下垫面状况和地形条件不同,会直接影响温度的垂直分布。在城市、郊区和山区,温度的垂直分布显然会存在差异。为了研究和了解这种差异,就需要进行同时观测比较。 单点测温声雷达是研究温度层结垂直分布的一种较为简便而有效的探测手段。Russel和Uthe曾用多部声雷达在美国旧金山布点,得到了该地区不同时刻混合层高度的等值线分布。  相似文献   
3.
李诗明  吕乃平  苏立荣  周明煜 《科学通报》1996,41(13):1209-1212
洋面上潜热与感热通量的输送,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有重大影响。通量的计算可以采用湍流脉动仪器测量温度、湿度、风速的脉动,直接计算通量。此外,可以采用整体输送系数方法计算通量。前者对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高,可以得到较为精细的结果,但观测中困难较大。而后者可以采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有利于获取大量资料,因而是目前广为采用的方法。目前在各大洋上均有许多通量计算结果,许多学者用COADS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如Cayan分析了洋面上潜热与感热通量距平、海面温度变化及其与环流变化之间关系。邵庆秋等分析了感热与潜热通量与E1 Nio现象之间的关系等。在赤道西太平洋的TOGA中美合作试验中,以及黑潮海域,吕乃平、周明煜也作过通量计算。由于观测等各方面的困难,目前在近南极洲海域的通量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