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导了倾斜仪与盾构的严密标定模型;将倾斜仪采集的双轴角度数据视为平面点云,推导了倾斜仪角度数据的稳健估计方法;在前述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方法建立了倾斜仪与棱镜数据融合的严密联合解算模型.最后,通过试验对上述模型方法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证明,提出的盾构姿态解算模型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几年机械采棉技术的应用,总结其在棉花高产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以往研究表明,抑郁认知易感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与抑郁症个体相同的是,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表现出负性注意偏向,然而是否也存在与抑郁症个体相似的自我关注增强,仍未有实证研究给予验证.本研究采用oddball范式来考察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及其神经机制.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记录个体对4类不同自我相关名字的加工情况.结果发现,在P2和N2的潜伏期上,抑郁认知易感个体对自我相关名字的注意要早于正常个体;在P2和P3成分上,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诱发的波幅显著小于正常个体;在P3成分上,正常个体出现了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高自我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中等相关名字,且中等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无相关名字;然而在抑郁认知易感个体中,高自我相关名字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低和无相关名字,仅存在自我参照效应.结果表明,与正常个体相比,抑郁认知易感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程度效应消失,这可能是由于抑郁认知易感个体的自我概念简单化,更加聚焦核心自我,使得其无法精细区分不同自我相关程度的刺激.该结果可以作为未来对抑郁症早期症状识别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5.
范伟 《当代地方科技》2010,(18):177-177
公路穿村路一直存在着"脏、乱、差"等诸多问题,成为路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顽疾。本人在分析公路穿村路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严格执法、联合整治等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范伟  刘义 《佳木斯大学学报》2007,25(6):790-792,800
通过将计算机技术与焊接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焊接CCT图的操作的计算机化,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相关操作,将焊接CCT图有关数据制作成数据库.通过调用组织图可以预测焊缝组织、调用性能图可以预测焊缝的力学性能,并且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动态添加、生成并打印报表.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贝雷便桥设计计算中忽视空间整体稳定性的现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对一座贝雷便桥进行了空间整体稳定性计算,并对影响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关稳定系数和对应的失稳模态,并提出了加强贝雷便桥整体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焊接工装CAD系统的原理和应用,能快速生成各种视图,对工件参数数字处理,产生不同型式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平台和网络的计算机远程在线监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通过网络实现计算机远程控制和远程在线监测的方法.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使用TCP/IP通讯协议组和LabVIEW中通讯功能模块,在LabVIEW工具平台上用G编程语言搭建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结合实例阐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强的特点.应用该方法可方便地建立计算机远程在线监控系统,可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虚拟仪器技术和G语言编程使得系统变得灵活,其用户界面便于人机交流.  相似文献   
10.
黄贤英  范伟  王森 《科技信息》2007,(33):198-198,263
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从业力的5个主要因素,最后介绍了提升学生从业力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改革,尤其是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将有效地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给企业招聘合格的员工提供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