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Matlab工具实现车牌定位算法研究。利用灰度修正,滤波和图像增强等预处理方法。较好地消除了图像的噪音,提高了图像质量。通过对车牌特征的研究,利用边缘检测和扫描方法实现车牌定位。  相似文献   
2.
 欧洲空间局(ESA)于2021年6月发布了最新版的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远航2050”(Voyage 2050),引起各界关注。对该规划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科学解读,指出它瞄准2035-2050年发展周期,聚焦重大科学前沿,前瞻未来技术创新,确定了探索太阳系巨行星的卫星、系外行星或银河系以及早期宇宙新物理等3个大型空间科学任务方向,梳理了14个中小型空间科学任务候选方向,提出了为实施这些任务或取得更长远的突破性科学回报而必须超前研发的有效载荷和关键共性空间技术领域,强调了面向未来培养下一代空间科学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2020年,国内外在深海装备研发领域取得显著的进展。围绕载人/无人潜水器的研发,重点介绍了2020年国际和国内的研究热点和亮点工作,分析了中国海洋技术所处的国际地位,并对中国深海潜水器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为在新征程上加快实现中国空间科技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立足中国航天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工程成就和重要原创突破,勾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空间画卷,归纳了中国空间科技现代化发展的7个主要特征,指出当今世界空间科技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综合水平的核心标志,是必须时刻不忘的“国之大者”。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是我国继粮、油、棉、菜、果后的第六大种植业,是丰产省县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丰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使中国的载人深潜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世界载人深潜“高技术俱乐部”。“蛟龙号”的应用使中国的深海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对促进中国深海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介绍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情况以及它对海洋科技的推动作用,展望了中国海洋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空间科学与空间技术、空间应用构成航天活动的3大领域。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空间科学的重要进展,突出表现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率先建立了中国的专用科学卫星系列,并产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原创科学成果,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重大航天工程日益重视科学、技术和应用的融合;分析了以美、欧等航天强国为代表的国际空间科学发展态势,以及中国空间科学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新历史方位,阐述了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与应用的联系和相互促进,指出重大科学目标引领、重大科学成果导向已成为中国空间科学任务的主要原则。面向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时代需求,建议中国在有基础有优势的极端宇宙、时空涟漪、日地全景和宜居行星等科学主题上,加快部署系列科学卫星和相关任务,实现“0”到“1”的突破,让发达的空间科学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抓手,成为航天强国建成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以关联多工序装配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上游工序对下游工序的质量影响,运用马尔科夫建模思想,建立了多工序装配系统的马尔科夫模型,提出了装配系统中瓶颈工序的判定方法.以某航天安溢阀门装配过程为案例进行装配系统的建模与质量分析,验证了关联多工序装配系统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将灰色线性规划应用于盐城市土地结构优化中,运用MATLAB软件,分析该市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和社会经济状况,以最优化为最终目的,对该市2014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获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及价值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现代主义语境促使传统思维方式发生新的转向,是重新理解教育者追求的新视角。在后现代语境概念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此语境下教育者的角色转变,进而指出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教育者作为教育的平等参与者应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