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除了靠专业技术人员去解决问题之外,还应该对公众加强宣传教育,故在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保护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优化《环境保护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有一个形象及感观的认识,可有效扩充教学内容,并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将钢纤维混凝土应用于桩基承台中,有利于提高承台的受力性能.但对于钢纤维混凝土桩基承台特别是厚承台的传力机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探讨钢纤维混凝土六桩承台的受力机理,在已有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钢纤维混凝土六桩承台建立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了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裂缝分布、承台内部应力应变分布等,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钢纤维混凝土六桩承台的传力模型符合空间拉压杆模型.图9,表3,参1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隐覆型岩溶地基稳定性的分析,采用压浆法预处理隐覆型岩溶地基,并对压浆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压浆预处理隐覆型岩溶地基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东莞市企业和家庭对金融服务业的需求和东莞市金融机构对金融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得出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人才缺乏的结论:通过对东莞市居民和学生对金融服务业工作的意向的调查,表明他们对金融服务专业的学习和求职的意向强烈。因此,我们建议东莞市各高校应该加强金融服务相关专业建设,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完成30个缩尺模型为1∶5的二桩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承台试件的试验研究中,通过改变混凝土强度、钢纤维体积率、承台有效厚度、配筋量及配筋方式,观察和记录了不同条件下桩承台裂缝的开展与分布,承台底部中点挠度、侧边混凝土应变和底部受拉钢筋应变,并系统地分析了影响钢纤维混凝土二桩厚承台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钢纤维混凝土二桩承台的抗冲切、抗剪及配筋计算提供了试验基础,并为《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修订提供了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本文根据自己的实践做了一些思考。认为工程设计能力是设计者素质的集中反映 ,良好的工程能力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和相关的哲学、人文知识为背景的。文中回顾了探索的过程 ,提出了“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运用广东省1990-2009年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费雪指数方法对广东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产业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等因素对广东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和作用。为了进一步剖析各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产业结构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产业能源效率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考核评定的有效控制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本文指出了毕业设计考核评定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涵待改进之处,提出了考核评定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给学生以合理的成绩评价,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会受到影响。目前东莞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上矛盾,并且愈演愈烈。本文详细论述了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概念。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绿色技术创新是东莞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高等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莞是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破坏已经严重威胁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的进程,市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东莞市在校大学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意识将决定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所以,本文建议全体在校大学生应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是环境保护课程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同时还阐述了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