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开采抽取”这样一个特定条件出发,分析开采(井灌)引起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途径与机理,通过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定量预测,选取适宜的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进行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评价以及分级评价,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地质旅游资源是一种新型的、合乎现代时尚的旅游资源.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河南省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现象,相应的也具有十分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河南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地质现象转化为地质旅游资源——即资源化过程;二是把地质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即效益化过程.作者提出了资源化过程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效益化过程的两步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平顶山市经济成分的特点,指出了其矿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着重研究了为保证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在找矿、提高矿产的开发、利用技术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后劲。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迭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着相似的经历。以广州市经济增长和废水排放的关系为例,在选取广州市1982~2004年经济与废水排放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的模型和绘制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发现,广州市的经济与环境发展符合环境库被涅茨曲线呈倒U型,人均GDP与废水排放量曲线已位于转折点,表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与国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中国经济发达城市多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已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  相似文献   
5.
灾害现象和灾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灾害现象可以引起正、负两种效应,本文在对灾害现象的分类及属性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灾害现象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灾害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灾害地理环境,其研究内容包括灾害要素类型和人的环境要素类型,灾害与环境要素的关系,灾害和环境要素及其关系的演变等。灾害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为灾害地理系统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部旅游合作的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β指数、γ指数、α指数、通达度等指标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网络整体状况较好,能够促进中部六省间的旅游合作. 但各省会城市自身的对外通达度却有较大差别,其中武汉的通达度最好,是中部六省旅游交通网络的中心,郑州其次;太原则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通达度较差. 本文针对各省会城市旅游交通状况的这种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嵩山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首先讨论了嵩山地质的基本特点,确定了本区地质旅游路线设计的六条原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条地质旅游路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生态环境教育水平主要取决于宏观生态环境教育指数、微观生态环境教育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并根据河南省的省情对有关项目进行了量化。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质演化历史非常复杂,也因此形成了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断裂活动等地质条件所保留下的大量的地质现象.作者确定了把地质现象转化为地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方法步骤,指出了地质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区别,以及河南境内五大地质旅游资源群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