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磁场传感技术是当前国际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方向,近几十年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笔者综合考查了国际上各种磁场传感器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从不同传感器的低、中、高磁场感应范围着手,对现代磁场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做了一个总体分析与回顾.  相似文献   
2.
《科技导报》今年第3期发表了景可先生的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策略(以下简称策略)一文,笔者提出一些意见供讨论。一、几个商榷的问题“策略”文中提出3点:1.节约用水的潜力中提到“因此为保证黄河下游大部分年份不发生断流,只有从现在起不再增加灌溉面积”。众所周知,灌溉  相似文献   
3.
压电传感材料与结构的变形传递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结构材料与压电陶瓷传感器的应力应变传递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剪应力滞后分析,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此智能材料的三层应力模型,得到了结构材料与传感器之间的应变传递因子,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分析了粘接层和压电性质对应变传递应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改善氯氧镁水泥(MOC)水化速率快、凝结时间短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聚羧酸减水剂和某酸类缓凝剂掺入到MOC中以提高水泥的和易性。首先,通过水化热试验研究了基准MOC水化历程,并划分了水化阶段,运用水化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水化阶段的主要受控因素;然后,分析外加剂对MOC水化放热量、水化速率、水化产物类型及形貌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程对比研究了外加剂作用下MOC水化历程的变化;最后,以旋转黏度试验表征外加剂作用下MOC水化过程的变化,以浸水后力学强度与未浸水强度的比值表征外加剂作用下MOC耐水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OC水化过程与硅酸盐水泥类似,可分为起始期、诱导期、加速期、减速期和稳定期,其中加速期阶段水化速率完全受控于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之后相边界反应和扩散因素逐渐影响水化速率;MOC结晶成核和晶体生长速率直接影响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降低MOC水化速率的主要措施为控制其结晶速率;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并没有改变MOC水化产物,但其晶体形貌得到改善,浸水试验表明改善后的晶体形貌耐水能力更加优异;减水剂提高了浆体流动度,缓凝剂能够有效延长水化诱导期,加速期向后推迟了约2 h,但会小幅降低MOC的力学强度;旋转黏度试验表明添加外加剂有利于提高MOC的流动度。  相似文献   
5.
张奔牛  毛成林 《科技信息》2010,(28):I0038-I0039
桥梁结构的安全与健康状况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然而桥梁垮塌事件屡屡发生,逐渐引起了社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大部分桥梁结构垮塌事故源于对结构损伤地忽视,或者是缺乏有效的识别方法。因此,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对确保桥梁结构安全与健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桥梁挠度检测技术,特别分析了水准仪测量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水准仪测量方法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当水准仪应用于高落差、长跨径桥梁挠度测量时,存在测量效率低,强度大和易产生较大误差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测量效率的因素和误差产生的原因,设计了精密水准仪应用在重庆安稳大桥测量桥梁挠度的实验,并将测量数据与激光投射式桥梁挠度实时监测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水准仪检测法在测量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最后,针对测量误差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承受弯矩及正应力加载下结构材料与压电陶瓷传感/执行器的应力应变传递关系模型,获得了位移、应力、应变等场量方程。模拟了压电陶瓷作为传感器时结构的变形传递及作为执行器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传递,并与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模型得出的理论值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较为接近;当本体材料两面贴压电陶瓷并加同向电压(即只受纵向载荷作用),本模型与已有的一些模型模拟结果近似,但此模型能同时分析承受弯曲加载的智能结构情况;压电陶瓷作为执行器时,层间正应力和层间剪应力在中间都比较平缓,到接近边缘处有一应力集中,实际制作时应加强此处粘接强度,以防在高应力加载或循环下压电陶瓷剥落。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橡胶粉来源及组成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选用重载卡车轮胎、小轿车轮胎、橡胶鞋底、轮胎胎面和轮胎圈口,采用常温粉碎方法制备5种橡胶粉。通过热重分析方法对5种橡胶粉的成分进行分析,得出各橡胶粉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甲苯可溶物含量试验,分析橡胶粉在沥青中的降解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弹性恢复试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低温弯曲梁流变仪(BBR)和测力延度仪对5种橡胶沥青的弹性恢复率、高低温流变性和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胶粉具有不同的成分,轮胎和鞋底橡胶主要包含炭黑和硫化橡胶,硫化橡胶中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在高温剪切条件下,5种橡胶的甲苯可溶物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均大于39%,表明橡胶粉在沥青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解行为;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鞋底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甲苯可溶物含量为50.97%,明显高于其他几种橡胶沥青;重载卡车轮胎胶粉的甲苯可溶物含量高于小轿车轮胎胶粉,轮胎圈口胶粉的甲苯可溶物含量最低,其在沥青中的解聚过程最微弱;轮胎中的胎圈胶属于硬质胶,其制备的橡胶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明显低于其他软质橡胶,重载卡车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改善效果最为明显。橡胶粉在沥青中的解聚和溶胀程度共同影响橡胶沥青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磁场传感技术是当前国际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方向,近几十年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笔者综合考查了国际上各种磁场传感器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从不同传感器的低、中、高磁场感应范围着手,对现代磁场传感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做了一个总体分析与回顾.  相似文献   
10.
张奔牛  唐练 《科技信息》2010,(36):I0003-I0004
本文通过国内外振动能量采集方案的对比研究,由桥梁振动得到环境振动能出发,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器件提供电量为目的,设计了"能量转换-能量存储-能量管理"的智能供电方法。能量转换以"悬臂梁-连杆"为机械结构模型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能量存储结合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各自优点进行设计,能量管理根据实时电量需求由单片机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