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8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行走机器人     
本文简单地回顾了行走机器人的研究概况,较详细地描述了HILARE机器人,集中讨论了研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环境感知、决策制定、执行控制以及HILARE计划中所试验的空间建模和路径寻找技术。最后讨论了行走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日益完善,使16位微型计算机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8位微处理器除了做I/O控制器外,几乎没有厂家再用它设计微型计算机了。遗憾的是,微处理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浮点运算能力。现有的通用微处理器都不能做浮点运算。因此,一些半导体厂家推出了与原微处理器配合使用的所谓浮点运算协处理器。例如,Intel公司的与8086/8088配合使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每隔几年都会有巨大的变化。本文首先介绍了做为计算机基本组成单元的集成电路的发展情况。然后试图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入手,着重阐述了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小巨型机和巨型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脉动阵列体系结构(systolic array architecture)是7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新的并行计算机结构,这种计算机结构简单并且可以获得很高的处理速度,在许多应用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脉动阵列结构的高速浮点信号处理机。该处理机由16个处理单元和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组成一个一维线性阵列。每个处理单元都是可编程的浮点处理器,其最大处理速度为20MFLOPS,因此该处理机(16个处理单元)的峰值处理速度为320MFLOPS。该处理机以一种外部设备方式与主机的VME总线相连接。 本文还介绍了该机所使用的并行语言,以及该语言编译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这种语言结构简单,编程容易,程序的结构清晰,易读。  相似文献   
6.
过去计算机分为微型机、小型机、超级小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近几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需要一种性能近于巨型机,价格与超级小型机相当,一般计算机用户买得起的机器。七十年代开始的并行处理研究和八十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迅速提高,使得设计生产速度为巨型机的几分之一,价格为几十万美元的计算机成为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小巨型机。本文分析了小巨型机产生的原因,今后的前景和小巨型机采用的技木,并收集了一些小巨型机公司的产品型号。  相似文献   
7.
一、引 言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各种自动设计手段把计算机设计推到了一个新的境地。计算机硬件变得非常便宜,计算机设计者可以“挥霍”集成电路了。另一方面,集成电路试制周期大大地缩短,一般四个月就可以得到片子。因而经典的von Neumann 结构受到了挑战。现在,可以采用“人海战术”,把几千个或几万个处理器联在一起,共同解决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人工智能的应用有理由选择Ada语言,而不用传统的人工智能语言LISP和PROLO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