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56篇
  免费   1294篇
  国内免费   2023篇
系统科学   1858篇
丛书文集   979篇
教育与普及   5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1篇
现状及发展   3505篇
研究方法   472篇
综合类   33080篇
自然研究   85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572篇
  2021年   651篇
  2020年   560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612篇
  2015年   1008篇
  2014年   1430篇
  2013年   1587篇
  2012年   1867篇
  2011年   2194篇
  2010年   1926篇
  2009年   2124篇
  2008年   2306篇
  2007年   2326篇
  2006年   1950篇
  2005年   1625篇
  2004年   1424篇
  2003年   1139篇
  2002年   1280篇
  2001年   1471篇
  2000年   1209篇
  1999年   1060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05篇
  1996年   478篇
  1995年   412篇
  1994年   397篇
  1993年   280篇
  1992年   353篇
  1991年   322篇
  1990年   269篇
  1989年   243篇
  1988年   206篇
  1987年   191篇
  1985年   171篇
  1979年   252篇
  1978年   198篇
  1977年   183篇
  1974年   211篇
  1973年   173篇
  1972年   194篇
  1971年   216篇
  1970年   275篇
  1969年   209篇
  1968年   188篇
  1967年   211篇
  1966年   18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 究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 (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 结 合 可 降 解 壳 聚 糖 ( degradablechitosan,DC)对心肌梗塞大鼠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 32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VEGF 组和 VEGF+ DC 组,每组 8 只。 4 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进行造模,其中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 造模后, 向模型组大鼠心肌注射 100 μL 生理盐水,VEGF 组大鼠于同一位置注射同体积 VEGF 溶液,VEGF+DC 组大鼠注射 VEGF+DC 溶液。 造模 4 周 后,对 所 有 实 验 大 鼠 进 行 超 声 心 功 能 检 测,考 察 左 心 室 收 缩 期 及 舒 张 期 前 壁 厚 度( LVAW;s 和 LVAW;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内径( LVID;s 和 LVID;d) 、左心室收缩期及舒张期容积( LV Vol;s 和 LV Vol;d) 、左室射血分数( EF% )及短轴缩短率( FS% ) ,血流动力学考察左室舒张末压( EDP ) 和等容收缩期及 舒张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 + dp / dt 和 - dp / dt) ,计算左心室指数( LVM / BW) 并对心肌进行苏木素-伊红 ( HE)染色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心肌病理变化。 结果 VEGF 组和 VEGF+DC 组大鼠的心肌梗塞均得到有效改善,其 中 VEGF+DC 组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 结论 VEGF 结合 DC 对心肌梗塞大鼠的心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比对分析 2017—2019 年北京地区实验动物微生物及遗传质量监测结果,为实验动物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国家和地方现行实验动物检测标准,对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生产单位进行抽检,并发布检测报告。按照报告数据,对此阶段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猴和小型猪共 8 个品种的实验动物按照品种、等级、单位等进行分类,分析质量问题,并与 2014—2016 年同期实验动物质量比对,分析变化趋势。 结果 2017—2019 年分别抽检动物 144、131 和 135 批次,检出不合格批次分别为 30、15 和 17 批。 不合格主要因素为兔、犬及猪免疫不达标(20 批) ,病原感染 20 批,未发现遗传变异。 与 2014—2016 年同期相比,未检出遗传问题相同,免疫不达标状况好转,但病原感染出现上升。 结论 通过质量分析比对,能够为实验动物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4.
Keeping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VANET) from attacks requires secure and efficient distribu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bad entities. Negative messages are pieces of information that define the negative attributes of vehicles. By formally defining the negative message, we observe that accuracy is essential for its efficient distribution. We formally define the coverage percentage and accurate coverage percentage to describe the availability and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of negative message. These two metrics can jointly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stribution method. To obtain both high coverage percentage and high accurate coverage percentage, we propose meet-cloud, a scheme based on meet-table and cloud computing to securely and accurately distribute negative messages in VANET. A meet-table in a Road Side Unit(RSU) records the vehicles it encounters. All meettables are sent to cloud service to aggregate a global meet-table. The algorithm for distributing and redistributing negative messages are designed. Security analysis shows that meet-cloud is secure against fake and holding on to negative message attacks. Simulations and analysis demonstrate that meet-cloud is secure under denial of service and fake meet-table attack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justify that meet-cloud outperforms the RSU broadcast and epidemic model.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企业在采纳新技术过程中的技术溢出以及新技术创新回报的不确定性,建立生产有差异化产品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以企业采纳时间为分界点分别得出在古诺竞争和伯特兰德竞争两种市场下各个阶段的期望均衡利润,进而对技术创新回报不确定性、企业的最优采纳时间、期望社会福利最大时的企业最优社会采纳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创新回报不确定性的增加,先采纳新技术企业的期望利润增加更多;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大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比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早;企业间产品差异较小时,领先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要晚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跟随企业在古诺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始终早于伯特兰德竞争下的最优采纳时间.  相似文献   
6.
合理、科学地对CSS代码命名,能够精简CSS代码,提高代码的开发效率,方便网站设计师对网站进行维护与修改.通过对CSS代码命名规则分析,提出了进行语义化命名、结构化命名和惯例命名三种CSS代码命名技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拓展。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undertakes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10 measures of core inflation and evaluates which measure produces the best forecast of headline inflation out‐of‐sample. We use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as our measure of inflation. We use two sets of components (17 and 50) of the 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Index to construct these core inflation measures and evaluate these measures at the three time horizons (6, 12 and 24 months) most relevant for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The best measure of core inflation for both sets of components and over all time horizons uses weights based o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the disaggregated (component‐level) prices. Interestingly, the results vary by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used; when more components are used the weights based on the persistence of each component is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to the weights generated by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However, those forecasts using the persistence of 50 components are statistically worse than those generated using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of 17 components. The statistical superiority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 is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extracts (in the first principal component) the common source of variation in the component level prices that accurately describes trend inflation over the next 6–24 months.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