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黄连离体细胞培养及生物碱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岩黄连不同组织部位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调整基本培养基和初始pH值,经多次继代培养,获得稳定生长的岩黄连离体细胞;采用薄层层析(TLC)、紫外扫描(UV)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细胞和植株中生物碱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叶片最适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基本培养基为B5,初始pH值为6.0;岩黄连离体培养细胞的生长周期为20d左右,第15天生物量最高,达到15.3g/L(DW);细胞和植株中生物碱成分有较大差别,但都舍有脱氢卡维丁,细胞中脱氢卡维丁的含量为0.58mg/g。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轴承故障特征提取精度和运行状态评估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散布熵与Meanshift概率密度估计的诊断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变换对轴承振动信号数据进行升维,通过计算每个子带的散布熵构建特征矩阵;然后,利用PCA对多维矩阵进行可视化降维,采用Meanshift无参估计得到训练样本的概率密度最大位置作为聚类中心;最后,通过计算测试样本散布熵坐标与各聚类中心的欧式距离判定测试样本类别归属.采用CWRU和QPZZ-II轴承实验台不同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样本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得益于小波包完备的理论模型和信号频带分解稀疏性,结合散布熵指标对数据样本良好的鲁棒性,所构造的特征矩阵具有较好的类内聚集性和较大的类间距离,同时,Meanshift以概率密度最大化为目标自适应迭代聚类中心和隶属度,可以有效实现对不同数据样本的分类识别.  相似文献   
3.
In many applications of mobile sensor networks, such as water flow monitoring and disaster rescue,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can move together or separate temporarily. The dynamic network topology makes traditional spanning-tree-based aggregation algorithms invalid in mobile sensor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first present a distributed clustering algorithm which divides mobile sensor nodes into several groups, and then propose two distributed aggregation algorithms, Distance-AGG (Aggregation based on Distance), and Probability-AGG (Aggregation based on Probability). Both of these two algorithms conduct an aggregation query in three phases: query dissemination, intra-group aggregation, and inter-group aggregation. These two algorithms are efficient especially in mobile networks. We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in terms of aggregation accuracy, energy efficiency, and query delay through ns-2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stance-AGG and Probability-AGG can obtain higher accuracy with lower transmission and query delay than the existing aggregatio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4.
分别对在固体培养基上静止培养和在摇瓶、10L及100L生物反应器内悬浮培养的红豆杉茎尖和根尖离体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目主要类型和亲本株相同,为2n=24,且存在较大比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还发现,离体培养红豆杉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存在多核现象.认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能是红豆杉离体培养细胞紫杉醇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ZCuAl9Fe4Ni4Mn2铝青铜合金为结构材料,研究3种不同铸造方法对船用桨毂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力铸造桨毂窗口下方有大量氧化夹渣存在;低压铸造容易获得组织致密、性能优良的桨毂,但工序较多;离心铸造可获得较为致密的桨毂断面组织,二次氧化夹渣状况较重力铸造得到明显改善,但离心转速超过150r/min时,容易产生缩孔和缩松。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一些代谢调节剂,研究了红豆杉细胞中一些初生代谢途径以及甲瓦龙酸(MVA)途径与紫杉醇生物合成的关系,并对这些调节剂的协同作用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第15d加入100g/L黄豆芽提取液、100mg/L丙二酸钠和6.2mg/L硼酸,或第15d加入42.7mg/LCCC,25.6mg/Lα-蒎烯及11.5mg/LEGTA,其协同作用都能显著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此外,试验结果表明真菌诱导物对细胞的影响与Ca离子通道变化引起的信号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7.
矿井人员定位遇险救助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决矿山企业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一旦事故发生,由于调度、通讯手段的限制,难以确定井下人员分布情况和位置的问题,采用蓝牙、CAN总线和无线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矿井人员遇险定位、救灾通讯系统实现的系统模型,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一套硬、软件相结合的完整的监控、救灾体系,由标识卡、识别器、传输接口、CAN总线中继器、逃生路牌和搜救仪及系统软件组成。结果表明,系统可有效对生产流程、遇险定位、救灾通讯和作业人员进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8.
理解线性方程组及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对掌握线性代数核心思想和概念至关重要.课堂教学中,首先介绍矩阵左乘列向量的规则并引入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记号,其次介绍具有相同系数矩阵的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记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矩阵的乘法及矩阵求逆的初等变换法.实践表明,这样的安排具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鸡法氏囊病毒(IBDV)的A片断cDNA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RT-PCR早期诊断技术.结果表明,使用PrimerDesign引物设计软件,在VP5和VP2的重叠基因区设计的一对引物具有非常高的同源性和保守性.采用的四种IBDV的标准毒株、一种野毒株和一例病鸡标本通过此引物进行RT-PCR检测均得到了明显的阳性扩增结果.而两种其他鸡病病毒和一例健康鸡的法氏囊组织扩增均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由一圆形柱和三角瓶组成的生物反应器对红豆杉细胞进行连续灌注培养,结果显示,培养基的pH值,糖和磷的变化幅度较平缓,细胞的生长期长,说明该反应器适于细胞生长,根据该反应器具有培养液提取简便的特点,首次提出诱导子可按照培养基中残糖和残磷的体积质量加入,而且发现高含量紫杉醇仅发生在特定的残糖和残磷体积质量下,结果还显示该反应器用于诱导和萃取结合处理细胞,与搅拌式和气升式反应器相比,得到较高的生物量和紫杉醇产量,这些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可用于连续灌注培养红豆杉细胞生长紫杉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