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平均色差计算机配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E^2D65+E^2A→min计算机配色方法。实验表明计算机配色方法在不同的光源照明时色差趋于平均。  相似文献   
2.
从色度学理论出发,在1976(L*a*b*)颜色空间内,探讨了不同波长处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变化对光源颜色的影响情况,建立了数学表达式,从而能准确地判断各个波长点对光源颜色的影响。并且以A光源和D65光源为例,判断了A光源和D65光源各个波长处的单位光谱功率的改变对颜色的影响。运用这个数学表达式,在模拟标准光源的过程,就可以对某些波长点实行重点匹配,以便更准确的对标准光源进行模拟。在标准光源的模拟过程中,发现不同波长处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变化对光源的颜色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程丽婷  戴俭  彭乐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6):15050-15058
以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不同含水率下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木材含水率未达到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急剧下降;在木材含水率大于临界纤维饱和点时,木材的材性检测指标随含水率的增大下降幅度较小。以木材含水率为单一变量,以木材纤维饱和点(30%)为分界点,建立含水率与落叶松木材材性检测指标的理论公式。用实测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结果表明:材性检测指标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变化趋势一致,用应力波测量仪和微钻阻力仪测定的波阻模量值的实测值与理论值最接近。同时,推导的理论公式可以作为现场测定木材材性指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菲涅耳衍射理论出发,以自由空间为例,利用柯林斯公式推导出了任意阶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的传播形式,证明了高阶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能够保持其自身表达形式的不变性。此研究方法可以拓展到满足傍轴条件的任意光学系统。对不同阶数的拉盖尔-高斯涡旋光束经过传输后的相位和强度分布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传输的过程中,光束的等相位线发生了弯曲并且光束发生了扩散,依据传播表达式对其相位和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简要论述了环糊精化学在过去二、三十年内所取得的进展,着重介绍了环糊精与有机客体的结合、环糊精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相互作用以及环糊精的修饰与应用,描绘了环糊精化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土壤作为一种介质,其介电常数的测定是其含水量测定的基础,介电常数不仅与它的机械组成和化学成分有关,而且还与它的电阻率有关,由于土壤是层粒结构,分布电容的影响使其电阻率的测定有一定难度,本文根据土壤的机构组成,运用电磁理论对土壤在直流电压下的极化过程进行了分析,为它的含水量的测定找到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新型管模用21CrMo10钢,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焊接性能和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二镒样条小波变换提取心电信号的特征点,从羊心脏表面64通道的心电信号中,提取各通道的QT间隔和兴奋恢复间隔(ARI),分别求出二者以极差法、标准差法和变异系数定义的离散度,通过统计检验P值,比值三种方法定义的QT和ARI离散度在心肌缺血后的变化,发现三种定义的QT离散度,在心肌缺血前后都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以变异系数离散度的P值最大,而心肌缺血使得ARI离散度明显增加,三种定义的ART离散度在心肌缺血前后都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变异系数离散度的P为最小,可见三种方法定义的离散度均有效,而变异系数离散度较极差法、标准差法离散度更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微观组织对70Cr3Mo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金相、SEM、TEM、XRD等手段,研究了钢不同热处理条件下70Cr3Mo的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Cr3Mo钢直接淬火+回火条件下以孪晶马氏 主的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高于等温淬火+回火条件下贝氏体的接触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以计算机为工具,根据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编制合理的计算机程序,对浙江省某种猪场的安工程项目进行计划分析,缩短了工期;并通过优化网络计划,在不影响工期的条件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解决了原来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工程的总成本。图3,表1,参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