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黄碧黎 《科技信息》2011,(27):I0326-I0326,I0269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由于学科特点,高中语文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巧妙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优势,将智育与德育较好地结合,以达到最佳语文德育效果。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的渗透方式几方面进行阐释,希望在当今新的教育背景下,能更加重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德育渗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道德关系,在这里起作用的特征,就是要培养他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书必先育人,尽管德育的形式和载体多种多样,但其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即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和社会,有着健康心态与体魄的人。以下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具体的渗透方式几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