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现代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快速改良品种特性的有效方法.采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我国南方重要贝类经济养殖品种--杂色鲍的耐低温特性是扩大其养殖范围的重要手段.以pIRES2-EGFP为基本载体,以合成并经过功能鉴定的抗冻肽(AFP)和杂色鲍肌动蛋白启动子(HdiActinP)为插入元件,首先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 EcoRⅠ对基本载体pIRES2-EGFP和AFP-Ⅲ进行双酶切,目的酶切产物被回收后再连接得到载体pIRES2-EGFP-AFP.随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SacⅠ和 EcoRⅠ对载体pIRES2-EGFP-AFP和HdiActinP进行双酶切,目的酶切产物被回收后再连接最终得到杂色鲍转AFP-Ⅲ的表达载体pIRES2-EGFP-AFP-HdiActinP,经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测序验证证明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2.
杂色鲍肌动蛋白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杂色鲍(H.diversicolor diuersicolor)是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象,作为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杂色鲍品质研究工作的首要部分,作者利用PCR和染色体步移(Genome Walking)方法克隆了杂色鲍肌动蛋白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和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陆号:EU622901).所分离的肌动蛋白基因DNA序列片段全长为1 990 bp,与GenBank中彩虹鲍(Haliotis iris)肌动蛋白A1基因序列和肌动蛋白A1a基因序列有非常高的相似性(99%和96%).在基因编码区中间发现了一个内含子区,在编码区之前发现一个类启动子区,经过Promoter Prediction在线软件分析,发现了该启动子序列和转录起始位点,同时也发现了该启动子特有的启动元件两个标准的CAAT BOX和一个TATA BOX.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所克隆的杂色鲍肌动蛋白和启动子序列符合实验的目的.并且这一实验的成功也为下一步利用所分离的启动子做杂色鲍转基因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