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建立是七十年代以来细胞遗传学研究手段的一项新突破。它可运用于鉴别不同组号的染色体,而且可辨明精细的染色体结构变化,因而在生物学和医学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物种的系统发生、遗传疾病以及肿瘤等研究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染色体分带方法种类繁多,应用最普遍的是G带,即Giemsa分带,尤其是胰旦白酶——Giemsa分带法。由于方法简便迅速,带纹细致,制片可以长期保存,故为众多的实验室所乐用。可是,经过胰酶处理的染色体容易肿胀。为了取得优良的、能供分析的带纹样式,许多实验室在Seabright氏首先建立的方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方法不下几十种。本文就五种主要的胰酶—G带法以及高分辨率G带法处理BEL—7402细胞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人体肝癌体外细胞株(BEL-7402)的建立及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瑞铭 《科学通报》1975,20(9):434-434
肝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它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率,但对其防治工作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