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赫兹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长炎 《自然杂志》2003,25(2):117-122
关于赫兹发现光电效应的实验过程和他对这种效应重要性的认识及其影响,在相关物理学史论中尚未见有充分的论述.章根据赫兹的日记、书信、实验笔记和他对光电效应研究发表的论,对他的实验研究过程进行了仔细分析,揭示了他对这一效应研究和认识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阐明了他的这项发现和实验研究对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勒纳彼等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法拉第的论著、书信和日记等文献,对他研究电磁旋转现象的过程进行了仔细考察,论述了《电磁历史概要》的写作对其发现电磁旋转现象所产生的重要作用.认为法拉第的这一发现是由一系列关键实验组成,不能仅以单一实验为其标志.阐述了奥斯特、安培和沃拉斯顿等人的相关研究及思想对法拉第研究电磁旋转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指出法拉第能够作出这一发现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其敏锐的观察能力、高超的实验技能和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同时,还对前人相关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持性的“顺三限”、 “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 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射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 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 叶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痴》正是 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 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光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 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赫兹《力学原理》的思想源于赫姆霍兹、马赫和麦克斯韦等人的相关研究和著作。这部专著是以三个基本概念和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运用演绎的方法,构建力学理论体系,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并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既反映了19世纪末物理学理论研究的一种趋向,又展现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所面临的困难,从而在物理学史和科学思想史上处于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赫兹的电磁学研究时间顺序及其思想转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赫兹的书信、日记、实验笔记、文集和其他相关文献,对其电磁学研究过程中的有关时间顺序进行了仔细考察,指出了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赫兹电磁学研究过程更为合理的时间顺序。赫兹在电磁学研究中的思想转变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878年11月-1884年6月,1886年10月-1888年3月,1888年4月-1891年12月。赫兹思想重要转变过程是发生在1887年9月-1888年3月和1888年4月-1890年12月。前一过程是他从对“导线波”的认识到对“空气波”的认识转变过程,这一思想转变过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赫姆霍兹电动力学;后一过程则是他从赫姆霍兹电动力学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思想转变过程,赫兹从1888年6月到1890年12月与当时英国物理学家的通信交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赤兹在电磁学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物理学思想不但对许多物理学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科学技术史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试论赫兹的物理学思想及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理论的多重性思想和物理学理论容许性、正确性、恰当性的评价标准以及物理学理论实验检验的整体论观点,构成赫兹物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他的这些思想分别由迪昂、爱因斯坦、拉卡托斯等人在不同程度上作了进一步阐述和更加充分的论证,从而对现代物理学和科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逆推法是赫兹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上的创新是他对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的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揭示了其转化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问郑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的组织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揭示了其转化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范围来说,随着科学学的兴起,人们对诺贝尔奖有关问题的思考便开始了.就我们目之所及,最早以诺贝尔奖为主题作专门研究的是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她的<科学界的精英--美国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早为国人所知.这部专著是我们对诺贝尔奖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反复阅读的文献,因为一方面其中所得出的许多结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另一方面,这项研究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默顿命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太效应".此外,贝尔纳和汤浅光朝等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我们进一步研究诺贝尔奖的有关问题都有很多启发作用.在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就有学者对诺贝尔奖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进入八十年代以后,一些更加深入的介绍和研究工作才与世人见面.可以看出,近两年来我国学者对诺贝尔奖的有关问题的研究已经到达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分析《镜镜Lin痴》中描述凸透镜光学特性的“顺三限”、“侧三限”的涵义和确定方法,指出导致该书作者对透镜光学特性和成像规律错误认识的主要原因在于将球面反映成像规律直接拓展到球面折射成像的情形。此外,通过将该书与《远镜说》和《光论》相应内容的比较,认为在19世纪中叶的一般时间内,我国的光学发展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之上,《镜镜Lin痴》正是那个时期我国光学发展水平的标志。郑复光对透镜成像规律独立地进行了系统、定量的研究,他所建立的光学知识体系在我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