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笔者主要对某工程混凝土板式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中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层流状态下恒热流壁面平板通道完全填充多孔介质的流动换热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局部热平衡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换热,分别用Brinkman-Darcy流动模型和Brinkman-Forchheimer-Darcy流动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并对比了两种流动模型下的流动换热性能.结果表明:Re数较小时,两种流动模型下的换热差异很小(壁面平均Nu数相差1%);随着Re数的增大,两种流动模型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差异增大,因而为了更准确的描述添加多孔介质后通道内的流动换热变化,在Re数较大时,需采用BDF流动模型.  相似文献   
4.
石河子一中近年来,在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下,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了长足的进展,在课程内容设置、课堂教法上都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一些理念和方法,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评体系却没有明确提出。如果信息技术学科沿用其他学科的考评方式不但不适用,而且还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就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考评方式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恒热流壁面平板通道填充多孔物块的流动换热进行了相关研究,分别采用Brinkman-Forchheimer-Darcy流动模型和局部热平衡模型描述多孔介质内的流动和换热,重点研究了多孔物块的填充位置和物块高度对流动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多孔物块在纵向上位于通道中心区域时,强化传热效果最好;随着填充多孔物块高度的增加,壁面Num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流动阻力系数却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