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当代十七年文学的专著 ,《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 ,深刻的历史意识 :表现在本书中 ,即是自觉地将一种文学思潮、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放在时代背景和历史坐标上加以审视 ,在其价值认定和审美评定上 ,紧密结合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特征和文化特征进行自觉的思考 ,从而以许多创见性的成果弥补了此前的空白点 ;其次 ,鲜明的主体意识 :作者在深入历史的基础上 ,又能超越历史而立足于时代的审美制高点来建立自己的审视坐标 ,自觉地把十七年文学放在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 ,进而作出富有时代前沿的独特审美判断。将十七年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时期或一个文学单元 ,从多方面来分析其成败得失 ,所体现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从批评价值上说是超越时空的  相似文献   
2.
理性的能力——主要指抽象和概括能力,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前提。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理性的活动又常常是富有“个性”的,对于不同的民族说来尤是如此。 人文科学的究成果表明:在远古时代东西方的原始初民都是以神活、占筮、图腾壁画、文字等具体的形象来表示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值得提及的是,在当代的条件下东西方是难以互通的。但是在今天,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变得小”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综合”东西方文化开始了撞击。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发现:东西方的思维性格是那样的不同(限于论题,只在美学思维特点上展开讨论)。在西方,严密的概念系统、范畴格局以及超功利的逻辑运演等等构成了极抽象的思维品格。在东方,则是具象的会意、模糊的非确指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能运演的板块性,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美学的思维品格——“悟性”。那么,东方的这种思维特性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影响如何?对艺术实践的指导作用如何?以及价值如何?这些正是本文要讨论的论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