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能源、经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通过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界定国家能源安全的前向和后向作用机制。采用因素分析法,通过对前向作用机制的分析,归纳出影响国家能源安全的因素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而国内方面又包括国内经济因素、安全控制力因素和能源本身因素三个部分;依据社会福利准则,构建效用函数模型,通过对后向作用机制的分析,说明促进国家能源安全对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主要应该通过提高消费效用弹性(q值),降低贴现率(r值)和延长能源耗竭期(T年)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发展的无限延伸性和全球能源储量的有限性,使能源安全问题成了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但在世界经济和环境正常秩序条件下,能源安全对一国的主要作用是保障经济目标实现和社会福利的提高。按照社会福利准则,能源安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主要由能源耗竭期、消费效用弹性和人们的消费偏好决定的,因此,应该主要通过以上3个方面提升能源安全的社会福利作用,尤其是能源耗竭期,这也是各个国家经常采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