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电解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废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常用于清洗不锈钢氧化皮的含有氢氟酸酸洗废液进行电解,探讨了在酸性废液中金属电沉积的条件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析氢超电势的影响,初步找到了电解法处理酸洗废液再生利用的方法;这对解决国内外至今尚未解决的排放污染问题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空核电磁脉冲模拟器由快脉冲驱动源和大型天线组成,可在数十米以上的较大空间内产生前沿几个纳秒、脉宽数十纳秒、峰值50 kV/m以上的瞬态电磁场环境,在国防领域用于大型车辆、飞机、舰船等装备的防护试验.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为获得快前沿(1–2 ns)、高场强(70–100 kV/m)、大试验空间(30–300 m).目前单边驱动型和双边驱动型快脉冲源的运行电压分别达到3和5 MV,结合新型天线的运用,试验空间不小于70 m,当前的挑战是将单边驱动型脉冲源的电压提高到10 MV以上.国内已研制多台大型模拟器,单边驱动型脉冲源电压指标不低于3 MV.本文报道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在紧凑化初级高压源、薄膜式高压脉冲电容器、低抖动气体开关等关键部件设计及大型天线研究设计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大型脉冲功率装置中使用的兆伏级开关常采用串级结构以提高工作电压并保证开关电场的均匀性。在脉冲电压上升速率固定且单级开关击穿概率服从Weibull分布前提下,推导了串级开关击穿概率分布模型,并分析了3级串级开关击穿特性的影响机制。在能保证各单级开关击穿特性一致性较好的条件下,触发3级开关时,后击穿的2级在高过压下击穿,每级开关的平均击穿电压降低,开关整体击穿时延抖动与单级触发开关相当;触发1级开关时,大概率是触发级先击穿、 2个自击穿级在高过压下击穿,开关整体抖动远小于自击穿抖动,每级开关的平均击穿电压比触发3级时更高,但由于自击穿级仍有小概率先击穿,开关整体抖动约为触发3级时的2倍。在前沿约300 ns的脉冲电压下实验研究了串级开关的击穿特性,其中单级开关采用自触发持续预电离方式以保证特性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开关工作电压0.8~2.0 MV范围内,触发1级时,时延抖动2.9~7.7 ns、电压分散性0.51%~2.21%,触发3级时,时延抖动2.3~3.6 ns、电压分散性0.59%~0.91%,验证了模型分析所得的规律,且实现了对原有串级开关击穿特性的优化。此外,由于0.3 MPa以...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路模拟软件与实测波形,建立了2.5MV快沿电磁脉冲(EMP)模拟脉冲源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在电路模型中模拟绝缘薄弱环节,如Marx输出端、中储电容、中储开关与峰化电容间支撑绝缘子、峰化电容等位置,设置等效滑闪电路的方法,对模拟器脉冲源可能出现的绝缘故障进行了模拟分析.将模拟器调试阶段出现的故障波形与模拟结果进行比对,二者符合良好.试验结果证明,根据模拟故障波形并结合试验中出现的巨大声响、电源跳闸等物理现象及后续输出电压降低等情况,可以实现模拟器滑闪故障的准确定位,从而保证故障的及时发现与快速排除,提高装置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用采自轻度马尾松毛虫病流行区的马尾松毛虫,取其毒毛胸段,捣碎制成无菌滤液,对小白鼠和家兔进行各种致病途径的研究.用0.1毫升滤液(约含一条松毛虫毒素量)分别给小白鼠作皮下、肌肉和腹腔注射,结果关节反应动物数依次为45.00%、26.32%和22.22%,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病理反应与以往报导的经皮肤接触所致病变相同,表明注射途径同样可使实验动物发病.这将为进一步研究松毛虫病的致病机理和防治提供实验方法的依据.本实验还观察了用滤液灌胃和滴眼途径对小白鼠和家兔的致病作用,结果均未能引起实验动物发病,初步认为马尾松毛虫毒素经消化道和眼结合膜不产生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6.
DDC即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在计算机控制行业中,由于过去计算机价格昂贵,采用磁芯存储器使主机的可靠性很低,无法与常规仪表调节器竞争,曾一度使DDC控制濒于灭亡。六十年代后期,国外的一些DDC纷纷下马,一些大的计算机公司也先后退出了计算机控制领域。七十年代初期DDC在我国的化工、炼油行业里也曾盛行过一个时期,后来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扫描电镜及相位差显微镜对下列三种吸虫毛蚴进行了比较观察。一、肝片形吸虫毛蚴:顶突呈厚壁圆环状,中央为顶腺开口,壁上有4个腺体的开口及6根短纤毛。纤毛上皮细胞共21个,排列顺序为6.9(6.3)、4.2;第2列由2个完整的亚列组成。在第1、2列上皮细胞间的细胞嵴上,有2个侧乳突和4个细胞间嵴小突。二、布氏姜片吸虫毛蚴:顶突由2个唇瓣样物构成,中央为顶腮开口,未见其它小孔及纤毛。纤毛上皮细胞数及排列顺序与肝片形吸虫的相似,但第2列只有一个半亚列组成。三、日本血吸虫毛蚴:顶突呈网格状,上有2个穿刺腺开口及4—6根短纤毛。纤毛上皮细胞共22个,排列顺序为6、9、4、3,第2列呈单行排列。在第1、2列细胞间,有2个侧小突和多个细胞间嵴小突。本文还对上述各种结构的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