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汽车液力传动系统滑摩离合器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发动机扭振和传动系效率出发,设计了汽车液力传动系统的滑摩控制区域,推导出滑摩过程中的汽车功率平衡方程,计算了滑摩控制区域的控制油压,该设计提高了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缓冲、抗振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指出了对驾驶位置进行描述所应用的八个参数,并论述 确定驾驶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了加强位置百分位的概念,同时实际应用此方法成功地进行了一个实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重庆中梁山岩溶槽谷地区分布有数量众多的岩溶洞穴,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在2009—2010年对这些洞穴进行了系统调查。在太平洞、黄桷洞等地点,采集到中更新世晚期的东方剑齿象、大熊猫、水鹿、野猪等动物化石,同时获得非常丰富的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在小型哺乳动物化石中以鼯鼠科化石材料最为丰富,采集到的鼯鼠科化石主要包括4属4种,分别为矮飞鼠属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旧大陆飞鼠属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巨飞鼠属灰鼯鼠(Petinomys xanthotis)、橙足鼯鼠属复齿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优矮飞鼠化石材料中发现有1件左上颌,改变了此前中国只有该动物下颌骨化石材料的状况。灰鼯鼠的形体偏大,表现出该物种在演化上存在地区差异。中梁山复齿鼯鼠的P4最大,原尖粗壮,中附尖和前附脊发达;腭骨与上颌骨的分界线接近M2的中部,这些特征与中国所发现的复齿鼯鼠化石材料特点一致。中梁山鼯鼠科化石材料兼有北方种与南方印度马来亚种,前者如小飞鼠(Petinomys volans),后者如优矮飞鼠(Petinomys electilis)。这些不同生境的动物种类同时出现于中梁山地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与当地曾经频繁的冷暖气候更迭有关,一方面也与该地川岭交错、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多样的地形环境有关。中梁山丰富的鼯鼠科化石,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鼯鼠演化与迁徙交流的重要地区,同时也是欧亚大陆北方动物群与南方动物群重要交流通道。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指出了对驾驶位置进行描述所应用的八个参数,并论述了确定驾驶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了驾驶位置百分位的概念.同时实际应用此方法成功地进行了一个实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