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5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大规模贝类养殖活动对养殖水体中不同密度和种类浮游植物的摄食差异和影响因素,为香港巨牡蛎滤食能力、控藻水平以及科学评估其养殖容量、生态影响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大、中、小3种不同规格的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的牟氏角毛藻、球等鞭金藻的清滤率和摄食率。【结果】在28℃水温和24‰盐度的实验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1.29~5.49L·ind~(-1)·h~(-1)和0.62~1.84L·g~(-1)·h~(-1),对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个体清滤率和单位体重清滤率分别为2.58~8.40L·ind~(-1)·h~(-1)和1.18~3.17L·g~(-1)·h~(-1),香港巨牡蛎对牟氏角毛藻的清滤率及摄食率均低于球等鞭金藻。香港巨牡蛎单位个体清滤率和摄食率均表现出大规格中规格小规格的趋势,即单位个体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贝类个体增大而增加。香港巨牡蛎对不同密度球等鞭金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都随着个体增大而降低,但其对不同密度牟氏角毛藻的单位体重清滤率和摄食率随着个体大小的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浮游植物密度的增加,香港巨牡蛎单位体重清滤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中等密度条件下香港巨牡蛎具有较高的单位体重清滤率。【结论】香港巨牡蛎的清滤率和摄食率除受牡蛎个体大小和浮游植物密度影响之外,还与浮游植物的种类、大小、营养质量等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湾构建钦州湾水环境绩效评估体系,测算2010-2017年该区域的环境绩效指数(EPI),并结合钦州市2010-2017年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环保工作进展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2012年,钦州市在污染减排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绩效明显向好;2013年后由于高强度的工业化建设与海洋开发活动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环境绩效指数在2013年达到47.42,为近几年最低。其后随着当地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保投资力度的加大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自2014年开始环境绩效指数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后处于平缓状态,波动范围不大,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评估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钦州湾附近海域的水环境变化趋势,为钦州湾的未来发展计划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1月11日,阿尔刚雷安全插座浙江新品发布会在浙江杭州举行,这也意味着全球高防水等级IPX8安全插座正式登陆浙江。值得一提的是,该安全插座是全球第一款运用绝缘连电技术研发的高科技安全电工产品,预示着全新的安全用电模  相似文献   
4.
李天深  蓝文陆 《广西科学》2014,21(4):396-402
【目的】研究钦州湾(茅尾海和钦州湾外湾)周年水质变化特征,探讨海湾水质经常性超标的原因。【方法】利用2012年在线自动监测数据,分析海域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以及叶绿素的周年日、季变化。【结果】两个海区盐度、pH值、溶解氧均呈现一、四季度高,二、三季度低的特征,其中最高值出现在第一季度,最低值出现在第三季度。茅尾海叶绿素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季度,而钦州湾外湾出现在第一季度。茅尾海和钦州湾外湾水质超标主要为pH值,超标天数分别为243d和42d。【结论】茅尾海和钦州湾外湾受河流影响明显,pH值经常性超标,主要原因是采用海水标准评价,建议尽快确定河口区范围、制定河口水质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对主要河口区水质进行合理评价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蓝文陆  黎明民  覃秋荣 《广西科学》2013,20(2):176-180,182
2001~2011年现场调查和监测广西合浦沙田镇附近的榕根山海草床,研究小型海草床的群落演替及其保护和修复.结果发现,从2001年到2005年,榕根山海草床的面积从13.3 hm2增加到17.1 hm2,但是2006年以后海草床的面积开始减少,至2011年面积已减少到不足1 hm2.海草的群落也由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单一优势种群落演替为贝壳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优势种群落,引起海草的盖度、生物量和茎节密度明显变化.榕根山海草床衰退主要是由于海水水质变化、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以及鸭子放养引起,保护和修复榕根山海草床要控制海草床周边互花米草扩散和整治岸边的畜禽养殖及污水排放,同时还要加强对海草床的监测和保护及修复研究,探索海草与互花米草的竞争机制及互花米草控制方法,为小型海草床的保护和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广西涠洲岛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栖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与布氏鲸季节性迁徙的关系,于2022年1月(冬季)、4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广西涠洲岛布氏鲸栖息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3门54属115种,物种组成以硅藻(93种)和甲藻(19种)为主。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差异不明显,但优势种更替显著,优势类群也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冬、春季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最具优势类群,优势种也均属硅藻门,而夏、秋季优势类群转变为硅藻、蓝藻和甲藻等多门类。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也具有较大差异,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夏、秋季最低。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RDA)表明,营养盐、水温(WT)和盐度(S)是影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优势种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布氏鲸冬春季迁徙进入、夏秋季迁徙退出涠洲岛与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季节变化吻合,作为初级生产者的浮游植物可能通过食物网的上行控制作用影响着顶级营养级海洋生物布氏鲸的迁徙。  相似文献   
7.
蓝文陆  杨绍美  苏伟 《广西科学》2012,19(3):257-262
利用2001至2010年监测结果和统计资料,研究环钦州湾近10年河流主要污染物人海通量变化特征,分析污染物人海通量变化与钦州市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探讨近10年来环钦州湾污染物人海通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钦州湾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河流输入是钦州湾人海污染源的最主要部分,人海污染物以有机物(COD)和营养盐为主。钦江和茅岭江输入的总污染物通量在前5年变化较大而后5年相对平稳;有机物通量与总污染物通量的变化特征一致;营养盐通量在近10年中显示出增加的趋势。钦州湾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近年来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综合作用是河流污染物通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近10年河流营养盐入海通量持续增加,引起海湾营养盐的增加及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最终导致钦州湾赤潮的风险增加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着海湾的生态系统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卫生风险及成因,提出针对性防范对策措施,采用2016年北部湾近岸海域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共3个水期的监测数据,分析粪大肠菌群污染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将其与同期pH值、盐度、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石油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粪大肠菌群具有典型的陆源污染特征,受其污染较大的海湾为防城港西湾、钦州湾和廉州湾,受污染海域给人体健康和贝类生食养殖带来一定的风险。粪大肠菌群以入海河流携带为主,沿岸的城市、港口码头也是主要的粪大肠菌群来源,海水养殖区较丰富的营养盐也为局部海区粪大肠菌群营造了较好的生长条件,导致河口、城市港口近岸及养殖区粪大肠菌群数量较高,卫生风险较大。根据不同区域粪大肠菌群的污染特点,应采取多样的防治对策。入海流域应加强流域畜禽养殖废水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沿海城市应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污水厂灭菌消毒设施,加强对集中养殖海区海产品粪大肠菌群的监测,防范环境卫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黎明民  蓝文陆 《广西科学》2022,29(3):491-497,510
河口是一个有别于河流和海洋的特殊区域,无论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还是《海水水质标准》,都不适用于河口区。在我国的水环境管理体系中,河口未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评价单元,通常使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对河口区进行评价,这种方式不能客观反映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本研究提出使用盐度对河口海域进行动态划界的方式划定河口区,并构建基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和盐度的河口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体系。北部湾两个典型的河口区——钦州湾和廉州湾的应用案例说明,评价结果较真实地反映河口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方式适用性强,具有可操作性。该评价方法可较有效地衔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更有效地反映河口区水质实际状况,并容易推广应用于我国入海河口区,是针对我国当前河口区水质管理不足较为实用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茅尾海富营养化程度及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3~2010年每年的枯水季(1~3月)、丰水季(6~8月)和平水季(10~11月)对茅尾海每年3期共22次表层海水取样,调查无机氮、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及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变化,用富营养化指数评价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并分析营养化程度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茅尾海无机氮、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均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