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2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运用多种电化学方法, 对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纳米 Al2O3 修饰玻碳电极(NA/GCE)及碳糊电极(NA/CPE)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修饰电极上发生了电催化反应, 在 40 mmol/LTris HCl 0 1 mol/L KCl(pH=7 3)的缓冲溶液中, 0~0 45 V电位范围内, 3 硝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在NA/GCE上有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 式量电位(E°′)为 0 22V. E°′随 pH 增加而朝负方向移动, 在 pH 6 18~10 0 的范围内,其线性回归方程为E°′=0 6785-0 0589 pH, r=0 9987. 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 1 且有 1 个质子参与. 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 为4 3088 s-1, 扩散系数D为2 54×10-3 cm2/s.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六氮杂镍的配合物(Ni(Ⅱ)L-1,8-二羟基乙基-1,3,6,8,10,13-六氮十四烷高氯酸镍).用电化学、荧光光谱及黏度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电化学实验表明,Ni(Ⅱ)L在Tris-HCl缓冲溶液(pH=7.3)中的氧化还原是1电子转移过程,Ni(Ⅱ)和Ni(Ⅲ)配合物对DNA键合常数的比值(K2 /K3 )为3.2;荧光实验表明该配合物与DNA具有明显的嵌插作用,其结合常数为2.15×104L/mol;黏度实验表明Ni(Ⅱ)L可使DNA发生卷曲或扭结作用.实验均表明Ni(Ⅱ)L和DNA相互作用为部分嵌插和部分沟谷结合的混合模式.在H2O2存在下,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证明Ni(Ⅱ)L对ct-DNA和pBR322 DNA的劈裂能力均增强.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混配配合物的极谱研究概况. 讨论了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不可逆过程的研究方法及变价离子混配配合物的极谱研究. 给出了部分混配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4.
5.
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伏安法研究了铜离子在4 甲氧基 2,6 二(3,5 二甲基吡唑) 1,3,5 三嗪(简称MBDT)吸附型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通过吸附在玻碳表面的配体与铜离子的配位作用,对Cu(Ⅱ)和Cu(Ⅰ)进行了电分析,结果表明,Cu(Ⅰ)在修饰电极上表现出比Cu(Ⅱ)高得多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咪唑类离子液体中二茂铁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自制的铂超微电极研究了二茂铁(Fc)在咪唑类离子液体中的电化学行为,计算了Fc在离子液体中的扩散系数和粘度系数.结果表明,二茂铁在这些离子液体中均呈现较好的可逆性,测得的扩散系数比用常规电极测得的大,说明超微电极比常规电极有更大的扩散传质速率.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为20±0.2℃和35±0,2℃、离子强度μ(NaNO3)=0.12时,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研究了Cd(Ⅱ)-草酸(OX)、Cd(Ⅱ)-己二酸(HADT)二元体系及Cd(Ⅱ)-草酸(OX)-己二酸(HADT)三元体系所形成的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电极还原反应是可逆的,并受扩散控制.在Cd(Ⅱ)-草酸(OX)-已二酸三元体系中研究发现有[Cd(OX)(HADT)2]4-、[Cd(OX)2(HADT)4-、[Cd(OX)(HADT)]2-3种配合物存在.在不同温度下(20℃和35℃),测定了它们的稳定常数,并对二元体系及三元体系的部分热力学函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刘宏德  王睿  卢小泉  陈晶  刘秀辉  丁兰 《科学通报》2007,52(23):2742-2745
基因组数据中大约有20%~30%的基因产物被预测为膜蛋白, 膜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功能的蛋白质. 预测膜蛋白跨膜区的数量和位置是生物信息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提出了一种预测膜蛋白跨膜区的新方法—— 连续小波变换极大值谱(MSCWT). 该法对8种SARS-CoV膜蛋白的预测准确度与常用膜蛋白预测软件TMpred相当, 对MPtopo数据库中131种新的已知结构的螺旋束蛋白(共包含548个跨膜区)的预测显示, 其跨膜螺旋区预测准确率为91.6%, 膜蛋白序列的预测准确率为89.3%.  相似文献   
9.
用L-半胱氨酸、水杨醛和醋酸铜合成了一种新的希夫碱铜(Ⅱ)配合物(Cu(Ⅱ)L),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荧光、黏度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希夫碱铜(Ⅱ)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是插入和吸附的混合模式,测得Cu(Ⅱ)L与CT DNA的键合常数是1.63×104L/mol.该配合物与单链DNA和双链DNA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质,利用这种性质可以作为识别dsDNA和ssDNA的探针试剂.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的多分辨性分析了Mn^4+离子催化振荡体系的频率特征,得出了特征频率值.结果表明,该振荡体系具有多频特性.该方法对复杂体系的频率分析能力优于传统的傅立叶频率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