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当代习俗赋予“风流”一语以“不正经”甚至近乎“淫荡”之意义;现在,我们给爱国词人辛弃疾冠以“风流”,首先就得为“风流”正义,并考察其含义的历史演变过程。“风流”一词,早在汉代便已出现。《汉书·刑法志》云:“及孝文即位……风流笃厚,禁网疏阔。”这里的“风流”便是泛指民风时尚,与“笃厚”结合,再配上”禁网疏阔”,颇倾向于自由、真淳之褒义。到了魏晋,“风流”便在士大夫官僚及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开来,形成了所谓“魏晋风流”的时代潮流。如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云;“堂堂孔明,基宇宏邈。器同生民,独秉先觉…  相似文献   
2.
自李清照批评淮海词“少故实”以来,前人少有异议,今人则在同意易安意见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此作为淮海词的语言特色而加以褒扬。词学研究上的这种不多见的现象,很自然地引发我们思考如下三个脚题:第一,“故实一的概念内涵究竟怎样?第二,作诗填词该不该讲究“故实”?第三,淮海词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少故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