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研究阻抗加载对雷达目标微波成像的影响。首先以一个表面多阻抗加载导体圆柱为例,详细分析了它在不同加载波参数下的理论成像结果,然后讨论了在微波暗室中对实际缩比模型的实验成像结果。研究表明,有载目标将对成像制导技术带来很大威胁,加载技术可使目标强散射源平滑,产生分布式多散射源甚至扩展到目标尺度以外。因此,有载目标微波成像及其特征提取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时分体制下窄带相参雷达对单个目标的连续跟踪时间变短,导致频谱分辨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不同时间段回波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利用MUSIC算法估计窄带雷达时域回波的模型参数,然后用该模型连接不同时间段信号。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窄带相参雷达时分多目标跟踪时的频谱分辨率,有利于调制谱特征的提取。对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分析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雷达目标极化特征和极化识别的诱人前景,80年代中后期有关极化的精确测量技术成了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极化测量的主要困难在于:测量系统的极化纯度有限,由极化耦合引起的测量误差太大。本文介绍了一种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精确测量技术与测量系统。通过采用全极化校准技术将测量系统的极化纯度提高两个量级以上,并在实验室内建立了实用的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精确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火箭尾喷焰的红外辐射特性,总结了辐射强度序列的变化规律,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动态时间规整(dynamic time warping,DTW)的识别算法。为了提高序列形状相似性度量的效果,使用导数序列计算距离矩阵和匹配路径,依据匹配路径和辐射强度值重新计算距离;采用首尾松弛因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观测序列长度的不统一影响路径匹配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较好地匹配同一火箭的尾喷焰红外辐射强度序列,在样本较少时实现对火箭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飞机目标识别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将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 (AWNN)中的小波基函数直接替换为 Gauss径向基函数 ,提出了一种适于对目标一维距离像信号直接进行分类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N)。对用于信号分类的 RBFNN网络结构的确定、RBFNN的训练以及最终判决规则的确定等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 6个目标不同信噪比下的分类结果表明 ,提出的 RBFNN对距离像信号具有很强的分类能力 ,对于开发更加实用化的目标识别算法显示了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复杂背景中的运动目标回波仿真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窄带相参体制的脉冲雷达波形,建立了杂波干扰反射复杂背景环境下直线飞行的空中目标机体反射信号和二次调制信号的模型,研究了发射波形同目标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电磁散射机理。该模型中的复杂背景包括地杂波下垫面的干扰反射信号和空间分布反射体的干扰反射信号。根据给定的目标建模算法和干扰反射杂波模型,模拟了不同信杂比下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的雷达回波,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目标具有不同的频谱结构,证明了给出的模型是有效的,为雷达系统提供了实用的回波仿真信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利用表面多阻抗加载减小导体柱的TE波散射,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加载阻抗综合程序用于寻找在多个散射方向上或在不同的频率上导致零散射的最佳加载阻抗。这种加载技术的综合程序完全是一般性的,可推广应用于任意形状的导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F117A隐身飞机通过独特的几何外形设计来实现隐身的特点,利用网络并行FDTD方法,在网络并行计算系统平台上,计算和分析了其电磁散射特性,包括低频散射特性、高频散射特性、俯仰特性、双基地特性和时域波形特性,同时还给出与微波暗室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通过计算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和结论,为反隐身雷达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相关系数为特征量的飞机目标识别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各目标距离像之间的相关系数 ,可提高基于距离像建库的目标识别方法的性能。该文提出了利用相关系数构造特征矢量和用神经网络进行分类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研究了特征矢量的分类性能、最终判决量的确定、相关系数特征矢量法与最大相关系数法各自的特点等问题。对 6类飞机目标全方位角范围的识别结果表明 :最大相关系数法在高信噪比时的识别率较高 ,相关系数特征矢量法的抗噪性较强 ,两种识别方法有较强的互补性。若按某种方式将两者结合起来 ,将得到识别率和抗噪性俱佳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M和LIBC求解材料涂覆导体平板的后向散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矩量法结合Leontovich阻抗边界条件求解材料涂覆导体平板的后向散射问题,并与PO和UTD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与测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分析不同材料参数或不同平板尺寸对材料涂覆导体平板后向散射的影响,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