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的全面发展与劳动活动联系在一起。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决定了劳动活动方式的有限性,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对性;基于物质生产之上的精神生产意味着劳动活动的自由自觉性,即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性。二者在劳动发展过程中通过交互作用实现着统一,从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取向就是劳动活动的艺术化。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三方面:分工的深化与细化使人根据自身天赋选择劳动方式成为现实,这意味着人的发展的自由性乃至某种全面性;市场效率机制所推动的科技进步弥补了个体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异,从而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解放出来,这为人的自由活动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君子不器的现代内涵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强调通过启动人类独有的意识自觉,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以主体性方式建构起身心和谐的淡然"静界"。孔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乐生、淡定;价值实现是素位而行;价值原则是志于道。孔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对当前人的生存方式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同志以其敏锐的眼光,洞察时刻变化的国际形势,运筹对外方略,创新了中国面向21世纪的国际大局观、外交观和开放观,对于我们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加快自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理论层面而言,孝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承传与接力;就经济层面而言,孝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建构起优化的劳动关系格局,以实现经济收益;就人文层面而言,孝以某种文化自觉方式营造着良性的社会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以天为理论底色建构了天人一体的整体图式,同时赋予天以仁之品格,并于中和之情呈现着生发长养之生境。人涵养着仁之情实,持守着中正之心,进而在循天之道境域中,成就着天地仁德,展演着养人之生、成就万物以及和谐身心的整体养生观。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营造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为人的主体性、自觉性以及自由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性本善包含着深邃的人的全面发展底蕴: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源发质点,又为人的全面发展预示着方向。性本善语境中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过程中向自然的理性回归。重温性本善的源发品格,对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理论层面而言,孝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承传与接力;就经济层面而言,孝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建构起优化的劳动关系格局,以实现经济收益;就人文层面而言,孝以某种文化自觉方式营造着良性的社会关系氛围。  相似文献   
9.
从“和为贵”、“天下为公”的儒家“和合”思想的精髓出发,充分挖掘和分析了其积极方面,并对“和合”思想在当今社会规避市场经济机制的消极效应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儒家的“和合”思想有了新的发展和要求:树立尊重多样性的世界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正视差异性、体现包容性的人生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确立主导性文化的价值观,建设具有现代性的和谐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