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中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在中学生物理教学中切实加强实验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阐述了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加强物理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因,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来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串匹配型入侵检测系统普遍面临的误报率漏报率高、自身的性能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网络流量需求等问题,本文以提高检测的速度和准确率为目的对串匹配型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分析,从串匹配算法、规则库结构等方面对其进行改进,并提出了具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用煤油和兰113B形成膜体,Na2CO3作内相液构成乳状液膜体系,用0.005%甲基橙酸性溶液对用乳状液膜提取后的溴进行测定,并对液膜法提溴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工业生产和控制中钙镁测定多采用EDTA络合滴定分析.在实际测定中,我们发现钙指示剂-萘酚绿B于pH=12时,EDTA络合滴定钙;以及酸性铬蓝K-铬黑T-萘酚绿B为指示剂于pH=10时,EDTA络合滴定钙镁合量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曾用于白云石、石灰石、烧结矿、啤酒中的钙镁测定,取得满意结果.并对指示剂的变色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比较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和留透明带孤雌囊胚、体内受精胚胎、体外受精胚胎在饲养层上囊胚的扩张率、岵壁生长率.结果表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的扩张率显著(p〈0.05)提高,而贴壁率则极其显著地(p〈0.01)提高,此外前者还发生增殖.但孤雌胚胎的囊胚扩张率、贴壁率和增殖率均极其显著地(p〈0.01)低于体内受精胚胎和体外受精组;体内受精胚胎的体外发育最佳.说明去透明带孤雌桑葚胚比留透明带孤雌囊胚更利于在饲养层上贴壁生长,为建立孤雌生殖的胚胎干细胞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消光比温度测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偏光器件消光比随温度变化特性的测试系统 ;分别对偏光器件在同一温度和不同温度的消光比进行了测量 .相同温度时同只棱镜的消光比重复性很好 ;不同温度时它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有所降低 .实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三峡库区范围内5个区县30多个乡镇及街道的乡镇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三峡库区乡镇干部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灯心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指导分离,研究灯心草的抗菌活性成分.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和重结晶技术,从该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到两个化合物.化合物经^1HNMR,^13C NMR,ESIMS分别鉴定为2,7-二羟基-1,6-二甲基-芘(Ⅰ)和dehydroeffusol(Ⅱ).用滤纸扩散法测定dehydroeffusol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dehydroeffusol对所测试的4种革兰氏阳性菌和白色念珠菌显示一定的抗菌活性,对所测试的4种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红霞 《甘肃科技》2022,(24):96-98
探析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研制的“三伏贴”在临床上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从白银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2019年6月—2021年8月在三伏天采用“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中,依据纳入标准选出62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在每年三伏(头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中午时刻,于恰当的穴位用正确的中医手法敷上“三伏贴”,时限4~6 h,持续3 d,一年为一疗程,3年为限。贴敷期间,医护人员或家属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三伏贴”治疗后当年冬季进行患者随访,了解记录其病情程度和发作次数,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综合判断“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62例研究对象中,“三伏贴”敷治第一个疗程结束后,病情控制9例(14.52%),显效26例(41.94%),有效21例(38.71%),无效6例(9.68%);3个疗程敷贴治疗完成后,病情控制15例(25.42%),显效37例(62.71%),有效6例(10.17%),无效1例(1.70%),总有效率98.31%。除去退出患者研究资料不计外,其余研究病例临床疗效理想且副作用小。我国中医将慢性支气管炎归为冬病夏治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节能型分离手段。介绍了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综述乳状液膜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