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用相转移催化法使2,3,4,6—四—0—乙酰基—1—溴—1—脱氧—α-D-葡萄吡喃糖(Ⅰ)和2-0-苯甲基—5—氟脲嘧啶(Ⅱ)反应同时合成了两种糖苷:2—0—苯甲基—3—N—(2',3',4',6',—四—0—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基)—5—氟脲嘧啶(Ⅲ,N—糖苷型)和2—0—苯甲基—4—0—(2',3',4',6',—四—0—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基)—5—氟脲嘧啶(Ⅳ,0—糖苷型)。此法产物易于分离纯化,收率也高。(Ⅲ)在Pd—C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氢解,得3—N—(2',3',4',6',—四—0—乙酰基—β—D—葡萄吡喃糖基)—5—氟脲嘧啶(Ⅴ)。(Ⅲ)和(Ⅴ)是未见报道的两种新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加以证实。同时证明(Ⅲ)(Ⅳ)和(Ⅴ)均属β—型糖苷。  相似文献   
2.
生孢粘菌以短小纤维为碳源,发酵产生的胞外多糖,乙醇沉淀得粗制品。粗多糖经80℃热处理,甲醇分级沉淀,DEAE—纤维素32柱分离,得到精制多糖Ⅵ,含有2.67%蛋白,经琼脂糖4 B柱、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醋酸纤维膜电泳证明分子大小比较均一。精制多糖Ⅵ用不同浓度的盐酸水介,经纸层析、气相色谱分析证明是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克分子比为1.07∶1.46∶1.84∶1.57∶2.07∶2.66∶1。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丙酮酸含量为1.82%。  相似文献   
3.
5-氟脲嘧啶与D-葡糖胺成苷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十六种保护氨基的方法中选择了以茴香醛与氨基缩合形成西佛碱的办法来保护氨基。此法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引入保护基并用盐酸以解除保护基。这两步反应收率较高,简便易行,与Baba等所介绍的方法相比,总收率高4%以上。中间体2—0—苯甲基—4—0—(2—脱氧—2—对—甲氧苯甲叉基—3,4,6—三—0—乙酰基—β—D—葡糖基)—5—氟脲嘧啶(Ⅴ)是末见报道过的新化合物。(Ⅴ)和解除保护基团后得到的产物2—0—苯甲基—4—0—(2—脱氧—2—氨基—3,4,6—三—0—乙酰基—β—D—葡糖基)—5—一氟脲嘧啶盐酸盐(Ⅵ),其分子量和结构,均经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加以证实。同时,还确定了(Ⅴ)的构型属β—型。  相似文献   
4.
凝集素是一类具有糖专一性、可促使细胞凝集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对凝集素的研究早期注意力集中于豆科植物,以后逐渐发现其它科植物也含有凝集素,已经检测的三千多种植物抽提液中,近千种具有血凝作用,其中属于豆科的有六百余种。到目前为止,已纯化并鉴定了性质的凝集素有一百多种。  相似文献   
5.
葡糖胺—6—磷酸酯与5—氟脲嘧啶成苷反应及构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之采用N—茴香叉—D—葡糖胺(Ⅰ)的C_6羟基选择性磷酸化,然后经溴代中间体(Ⅲ)与2—O—苯甲基—5—氟脲嘧啶—4—O—银盐缩合得到2—O—苯甲基—4—O—(N—茴香叉—3,4—二—O—乙酰—6—二苯磷酸—β—D—葡糖胺基)—5—氟脲嘧啶(Ⅳ)。其中(Ⅲ)、(Ⅳ)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组成及结构,(Ⅲ)为α构型,(Ⅳ)为β构型。  相似文献   
6.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菌絲体提取液与其子实体提取液一样,能明显地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而且在同样剂量下,菌絲体的作用比子实体更显著。实验还表明,适量的灵芝菌絲体提取液也能明显地促进抗体形成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