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明渠断面流速分布的试验、天然量测及信息熵理论分析王木兰,张芹芬,李惠敏,泄水工程与高速水流,1993年第1期许多水力学基本问题以及挟抄水流,环境污染等工程问题都与明渠断面流速分布有关,前人对侧壁影响较小的宽浅明渠水流研究较多,得出许多有用成果,而对侧...  相似文献   
3.
国际拱坝学术会议论文综述(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具有生物毒性的铜是水体重要的金属污染物之一,而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存在能够降低金属铜对生物的危害.本文综述了水环境DOM的来源、特征和形成消耗过程,并归纳了已知组成、细菌和浮游植物3种不同来源的DOM与金属铜之间的络合作用,探讨了水环境DOM影响金属铜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及机制.已有研究表明DOM对金属铜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DOM能够降低或提高铜的生物毒性,海洋环境存在DOM维持铜生物毒性的平衡机制;(2)DOM通过降低食物链底端对金属铜的吸收,限制铜进入食物链.DOM对金属铜生物可利用性影响主要通过与自由铜离子(Cu2+)产生络合或螯合作用实现,同时还受DOM自身特征以及分子大小的影响.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现在研究可以从分子结构或官能团的角度更准确地评价DOM对金属的影响.本文最后总结了目前DOM对金属铜生物可利用性影响研究中新技术的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非恒定流水力模型流量检测控制系统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由闭环数字化量水堰组成的、用于非恒定流水力模型量测的流量测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对该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和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并与电磁流量计、电动执行阀组成的闭环测控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闭环数字化量水堰测控系统的检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弯段是河流的一般现象,而直段只不过是弯段之间的过渡环节。在广阔的平原里,在陡峻的山区中,常常可以见到婉蜒曲折的河弯。平原河弯的水流,流势较缓,大多数属于缓流。山区河弯的水流,流势湍急,往往出现菱形交叉、水面起伏的冲击波,多为急流。研究河床演变、河道整治、河岸防护、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弯曲段(例陡槽的弯曲段)等许多问题都和研究明渠弯道水流与冲刷问题有关。据了解,许多排洪渠道水毁事故,大多数发生在弯段:或因岸墙基础淘刷过深而倒坍,或因岸墙超高过小产生水流漫顶而造成损失等。因此,弯道水流和冲刷问题的有关计算也是一个现实的有待解决的工程问题。以下仅就有关问题作些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引清促活、引水改善城市湖泊水质是一种见效较快的方法.以往多采用集中引水的方法,因城市湖泊湖岸曲折多弯,集中引排方法常存在一些死水区;死水区中的水体得不到有效更新,影响了引水改善湖泊水质的总体效果.为此,提出了集中与分布式引水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分布式引水点位置及引水流量、引水点水流出水设施、出水方向、出水流速、出水长度...  相似文献   
8.
对"商榷"中的有关意见,拟分两个部分回答.第一部分是对"原文"中的书写遗漏、笔误的勘误及说明.第二部分是谈谈有关"原文"中变量独立假设等问题.这样的假设原以为对水利工程界的读者是可以默契的,过去在类似问题的研究中曾有过初步分析.现据"商榷"评论,进一步说明我们的看法.1 书写遗漏及笔误订正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消能率求得了挑流冲深公式的构造形式:T=kg~(-0.25)q~(0.5)H~(0.25).这一公式的两端因次是均匀的.此外,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以往人们习惯于采用确定性变量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挑流冲深,而本文则指出,冲深是一个不确定性变量.应用不确定性变量分析方法,对收集的98个原型观测点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如文中所述的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冲深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红树林土壤pH和其他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固碳、储碳能力,在防治污染、净化水体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红树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面积锐减、生态系统结构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功能退化等巨大考验.红树林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如pH、养分含量及盐度等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红树林的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红树林土壤中pH和其他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除了两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外,也同样受其他理化条件的影响.红树林土壤pH只有维持在合理范围,才能维持和提高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发挥其强大的固碳功能.红树林土壤通常多是酸性硫酸盐土,硫含量较高,土壤pH与全硫含量一般呈负相关关系.红树的数量、种类、密度、分布以及种群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的硫含量,而土壤的氧化状态、硫含量及硫化物的种类和分布又是决定土壤pH的重要因素,同时pH也影响土壤中硫化物的赋存状态.红树林土壤中有机物的摄入和分解是不断进行的过程,其中有机碳的含量和种类通过影响土壤细菌的种群结构、生长、生理过程,进而影响土壤pH;同时,土壤pH的平衡又影响着红树林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和种类.高含盐的红树林土壤的pH与盐度之间,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然而盐度到底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了pH的变化,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探索红树林土壤理化性质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pH为切入点,综述了红树林湿地土壤pH和其他理化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包括pH与硫含量、有机碳、盐度、溶解氧以及N、P含量的相互关系.然后探讨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可能对红树林土壤pH产生的影响.最后,尝试通过上述内容,推理出土壤pH和其他理化性质对具体的气候变化现象和人类活动(如海平面上升、红树林重建等)可能做出的响应.本文涉及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对于发挥红树林储碳能力、修复和重建红树林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