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引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语音、视频和数据业务逐渐融合在同一网络链路上,而网络能否为不同业务提供服务质量(QoS)保证成为关注热点。QoS需要根据协商的传输速率(保证最小包丢失)制定,同时,一个优良的网络必须达到高复用性、高吞吐率和QOS保证。ATM网络是一种实现端到端连接的网络体系,在虚电路上用固定长度的信元(53Byte)传送数据,为几种不同类型的服务提供同一种结构,并且为这些服务指定QOS保证。它提供包括恒定位率(CBR)和实时可变率(RT-VBR)、非实时可变位率(NRT-VBR)、可用位率(ABR)、可保证帧率(GFR)和非确定位率(UBR)等多种服务,其中ABR业务是通过反馈控制来调节信源速率,在保证QOS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模态交互的车内即时通信应用,构建可用性评价模型,并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基于人机界面和可用性等领域的研究,确定了明确易操作、高效实用和安全的可用性原则,依次定义共15项评价指标,并创新性地搭建了实车模拟驾驶平台对3款汽车进行了可用性评价测试.结合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综合考虑主观意见和客观数据表现,动态地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在实车测试中发现了触屏交互引起的视觉和操作分心对安全性方面构成威胁,语音交互的任务完成时间直接影响用户的人机信任进而影响驾驶绩效等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基于该实车模拟驾驶平台和评价模型,还可针对更多样的交互模态、交互任务和车机应用进行可用性测试与评价,并指导其体验设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