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古地磁新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25万聂拉木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系统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古地磁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到白垩纪喜马拉雅地块始终位于中、低纬度区域(22—13)°S,不存在向东张开的大Tethy洋.晚白垩世后,这个地块快速向北移动.整个显生宙,喜马拉雅地块在北向移动过程中整体上表现为顺时针转动,而且从始新世到上新世、早更新世旋转角度进一步增大;在晚侏罗世,喜马拉雅地块位于18.6°S,到了早白垩世,已南移至22.4°S,推断在雅鲁藏布江原先的特提斯洋形成于晚侏罗世,扩张期在早白垩世;从始新世以后,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陆陆碰撞)而导致印度板块北部,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地块之间的地壳缩短量至少约800km,显示该地区地壳缩短以褶皱、冲断为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