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具有自补偿功能的光纤接近觉距离方位复合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的光纤接近觉复合传感解耦新方法,通过对传感信息的多尺度分辨级进行划分,进而采用不同精度的数值逼近方法实现对耦合方程的求解.文中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物理意义和具体实现过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的特点,可以应用于存在类似问题的场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线性PLSR在多传感信息回归建模中存在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INLR-PPLS的非线性多传感耦合信息建模新方法。首先用线性PLSR对传感信息进行预处理,达到降维的效果,然后基于INLR外模型非线性样本矩阵变换、基于PPLS内模型非线性映射、多传感非线性回归模型反求,实现对非线性多传感耦合信息的建模。应用于液态乙醇浓度测控系统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较线性PLSR预测准确度提高21%。  相似文献   
3.
对焊接过程中电弧作用位置产生波动进行误差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低热输入条件下电弧作用位置对厚板窄间隙焊接侧壁熔合质量的影响,得到连续焊缝的有效电弧作用位置的范围,为低热输入条件下实现全自动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机器人位姿测量信息传输模型的基础上,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研究了由测量仪器、 测量方法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测量不确定性H  相似文献   
5.
形状误差的智能评定结果稳定性较差,掌握智能评定结果的概率分布特性及拟合方法对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文中以平面度误差粒子群算法评定为例,基于智能评定结果的概率分布特性分析,提出β分布统示法来对评定结果进行拟合,并利用K-S法检验拟合效果.选取平板实测三坐标数据,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100次智能评定,采用β分布统示法对评定结果样本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提取参数取值在[20%,70%]时,β分布统示法拟合效果较好,拟合形状参数均大于1,且拟合概率分布右偏,符合智能评定结果的概率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6.
熵概念的发展及在精度理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热力学、统计物理和信息论中熵概念的内涵及发展,讨论了信息熵概念在测量精度分析中的应用特点,并介绍了熵不确定性概念在机器人误差理论中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传感的车轮运动状态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框架与工作信息流,利用微惯性传感器研制了车轮智能传感节点,并进行了安装测试。结果表明,车轮智能传感节点体积小,便于安装,可用于不同行驶状况下车轮运动状态监测,也可实时地获取多个车轮运动状态信息,满足车轮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分析二进制码盘、循环码盘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三种区域模式的绝对武码盘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码盘将码道的区域分成三种模式,既集成了二进制码盘与循环码盘的优点,又在不增加码盘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分辨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涡流检测自然裂纹与信号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法评价设备缺陷时,缺陷信号由于受到探头提离及设备结构变化引起的非缺陷信号及环境噪声的影响而恶化,直接影响到对缺陷的正确评估.采集了自然裂纹 ECT 信号并根据其特点,采用小波变换对其进行了去噪处理.首先将 ECT 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去除非缺陷信号及白噪声信号分量,然后对小波系数进行反变换,重构缺陷信号.对一维和二维 ECT 信号处理结果表明这种信号处理技术对提取湮没在非缺陷信号和自噪声中的缺陷信号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0.
以神经网络作为正向模型,蚁群优化算法作为反演方法,对采集的疲劳裂纹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ECT)信号进行了反演,重构了裂纹形状.研究了算法中参数的不同选择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裂纹形状重构结果表明了神经网络正向模型的有效性和蚁群反演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