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中华鳖Amyda(Trionyx)sinensis属爬行动物纲龟鳖亚纲、鳖目、鳖科、鳖属,是一种淡水鳖类。除宁夏、新疆、青海、西藏未见外,我国各省都有,而以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河南产量大,国外见于越南。每年四月底至五月初开始活动,六月初到八月底为繁殖期。自十一月开始到次年三月,潜入水底,不食不动,进入冬眠。身体可分头、颈、躯干、四肢及尾部。躯干部背腹扁平,有背腹  相似文献   
2.
中华鳖的代谢水平较低,为变温动物。它的活动期和繁殖期均在水温为15℃以上的春夏季,约半年左右;其余时间均潜入水底冬眠。年活动的周期短;除在水中游泳和扑食外,一般的运动又比较迟钝;且具有背、腹甲作为保护工具;因而它和其它龟类一样,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处于较低的水平。感觉器官中嗅囊较大。眼小,在水中的视觉差。内耳很小,中耳具鼓膜和耳柱骨,以传导声波。但在水中及伏卧地面时,可通过头骨直接传导声波给内耳。位听感觉和触觉较灵敏。脑的各分区中,以嗅叶、大脑半球和小脑占有比较显著的位置。间脑和中脑视叶均被包在两个大脑半球的中间。脑神经共十二对。脊髓细长,从头部后端起一直伸展到尾的末端。脊神经中第7、8、9对颈神经、第8、9、10对胸神经及第1、2对荐神经的腹支分别会合为颈神经丛、腰神经丛和荐神经丛,由此再分出神经分支,支配着肩带、前肢和腰带、后肢肌肉的活动。和其它龟类比较,大脑半球的纹状体和小脑均较发达,这和中华鳖在水中运动和扑食的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的血液循环系统反映了龟鳖类爬行动物的主要特点,与其它龟类比较,略有差异。心脏较小,由二心房一心室组成,静脉窦被包在右心房内,动脉圆锥已退化。心房壁呈海绵状,而心室壁为肌肉质。一片由右房室瓣延展而成的纵隔膜将心室分作左右两半,但未完全隔开,仅有局部或暂时分隔心室中血流的作用。从心室通出肺动脉、左大动脉弓和右大动脉弓。左、右大动脉弓从两侧弯向背面后,会合成一根背大动脉。右大动脉弓从心室左侧通出后,即分出一支臂头动脉,将左心房输入心室的充氧血首先输送到头部和前肢,供应需氧较多的脑及肩带、前肢等处肌肉活动的需要。一对肾生殖腺动脉从背大动脉分出后,分作二支,分布于生殖腺和肾脏。从髂总动脉分出的髂内动脉伸展到尾,为尾动脉。这两点与其它龟类有所不同。在静脉系方面,肺静脉进入左心房;一对前大静脉、一根后大静脉和一根左肝静脉通过静脉窦进入右心房。除肝门静脉外,一对较大的腹静脉将身体后端部分的血液汇总后通入肝脏。肾门静脉收集后肢及尾部的血液;一方面通入肾脏,另一方面又与腹静脉相连,并有渐趋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中华鳖在水中游泳及陆地爬行时,主要依靠附肢,故分布在肩带、前肢和腰带、后肢的肌肉特别发达、粗壮而有力。由于它的头、颈、附肢及尾部都能缩入背、腹甲间前、后端的大孔内,故有许多肌肉起于背甲、腹甲,止于有关各骨以牵引头、颈、附肢及尾部,如背甲乌喙骨肌、背肩胛乌喙骨肌、背甲肱骨肌、乌喙腕骨肌、背甲肩胛骨肌,附着于肩带和前肢;腹甲耻骨肌、臀大肌、臀小肌、壳髂肌、背甲髂骨肌、尾跗骨肌等附着于腰带和后肢。其中背甲肩胛骨肌、背甲髂骨肌、乌喙腕骨肌、尾跗骨肌,末见于其它动物。此外还有牵引颈部的背甲颈椎肌、背甲颈皮肌,牵引尾部的背甲尾肌。至于颈长肌更是特别长大从尾端及背甲助骨板内表面起一直伸展到头部止于基枕骨是牵引头部的长肌。  相似文献   
5.
中华鳖的解剖研究Ⅳ.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华鳖的消化、呼吸、泌尿生值系统和一般龟类大致相同,但具有适应半水栖生活的特征。如角质喙具锐利的边缘、咬肌坚强、消化管较短等均与扑食水生动物的食性相适应。它的肺长而大。口咽腔粘膜有丰富的微血管。还有一对付膀胱。付膀胱壁薄,亦分布着微血管。当它潜入水中时,可利用口咽腔及付膀胱进行辅助性呼吸。肾脏较大,扁阔,边缘有叶状缺刻,位在体腔后端的背壁,有明显的肾门静脉。每年6—7月份,成熟个体的生殖管开始发育长大,其体积可达平时的数倍。两性个体在水中交配。交配后,雌鳖登陆选择沿岸向阳的沙地掘穴产卵,产卵后又回到水中。受精卵约经二个月后才孵出幼鳖,爬到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