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真刺唇角水蚤产卵率的饵料效应和自然种群繁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86年4月至1987年8月间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cceracuchaeta Giesbrecht)的生殖率。结果表明,恒温(20℃)时,相对产卵率(Fe,%C■/d)与饵料密度(P,μgC/ml)成正相关,Fe=0.1732(P-0.0179)/P,总产卵效率(以C计)约为62%,与饵料密度和摄食率无关,产卵雌体百分数终年处于较高水平,平均69%,且与现场产卵率一样呈季节变化,真刺唇均水蚤在厦门港终年持续繁殖,夏季当繁殖盛季,冬季为淡季,根据种群平均产卵率高峰数■断一年有10个■代。  相似文献   
2.
目前有关Pfiesteria piscicidaSte ind inger et Burkholder的摄食行为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报道,然而这种生物是如何应用蛋白的还没有人做过研究.我们研究了P.piscicida依赖于血清蛋白的生长能力,发现不管添不添加其捕食者Rhodom onassp.,仅仅1 h后,添加了动物血清的实验组就比未添加血清的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出更快的生长速率,这种活跃的生长至少持续了4 h.当添加了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共扼免疫蛋白后,在P.piscicida的细胞中检测到了荧光;第1个小时只能检测到微弱的荧光,此后荧光逐渐增强,到3~4h达到最强.此外,我们还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来验证P.piscicida细胞对血清蛋白质的吸收.本研究首次提供了沟鞭藻能够消化利用蛋白质的直接证据,并且发现P.piscicida生长响应与动物蛋白的添加几乎是同步的.尽管细胞快速生长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们的发现可能解释了P.piscicida是如何得益于其吞噬摄食方式及如何在鱼类出现时作出快速反应的.  相似文献   
3.
南海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位于热带-亚热带区域,其水文理化环境复杂,高度多样的浮游植物群落在丰度和生产力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迄今为止,人们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的认识仍有限.通过收集历史资料,特别是近20年的研究成果,从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环境调控因子以及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南海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进展,进而针对研究现状的不完善之处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突出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以促使南海浮游植物生态学的研究赶上世界同类海域的研究脚步.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关Pfiesteria piscicida Steindinger et Burkholder的摄食行为研究已有相当多的报道,然而这种生物是如何应用蛋白的还没有人做过研究.我们研究了P.piscicida依赖于血清蛋白的生长能力,发现不管添不添加其捕食者Rhodomonas sp.,仅仅1h后,添加了动物血清的实验组就比未添加血清的对照组显示出明显出更快的生长速率,这种活跃的生长至少持续了4h.当添加了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共扼免疫蛋白后,在P.piscicida的细胞中检测到了荧光;第1个小时只能检测到微弱的荧光。此后荧光逐渐增强,到3~4h达到最强.此外.我们还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来验证P.piscicida细胞对血清蛋白质的吸收.本研究首次提供了沟鞭藻能够消化利用蛋白质的直接证据,并且发现P.piscicida生长响应与动物蛋白的添加几乎是同步的.尽管细胞快速生长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我们的发现可能解释了P.piscicida是如何得益于其吞噬摄食方式及如何在鱼类出现时作出快速反应的.  相似文献   
5.
于1986年4月至1987年8月间研究了厦门港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cuchaeta Giesbrecht)的生殖率,结果表明,在充足饵料条件下,相对产卵率与产卵雌体体长无关,与温度成正相关,与实验温度的关系有季节性的变化,分析10个月海区温度接近于实验温度的资料得到产卵率(F,卵/?/d)与温度(T,℃)和雌体碳重(Wc,μg C)的关系式:F=0.0637(T-7)~(0.7445)·Wc,总产卵量与体长成正相关,但与温度关系较复杂,在海区温度范围孵化率与温度无关,终年处于较高水平(58~94%,平均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