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年以来用多种方法治疗的122例面部黑痣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面部黑痣的治疗方法选择主要依据黑痣的大小、部位、性质,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用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了双掺技术,研究了粉煤灰和复合减水剂在混凝土的作用机理。通过试验,分析了双掺技术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凝结时间、强度、干缩、绝热温升和发热量等指标的影响,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建设项目这个微观层次入手,通过对建设项目分别在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及保护环境上的贡献能力的研究,构建了建设项目综合贡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分析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以及各项具体指标的获得方式,然后建立了熵值法评价模型,以此来综合评价建设项目对当地的综合贡献能力,最后以成渝高速公路为例,做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D-D和D-T中子源在中子受激辐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NSECT)中的应用,建立了TiT/TiD靶、水体模内放置/未放置铁球4种计算模型,并利用MCNP程序分别模拟了D-D,D-T中子源产生2.5和14 MeV左右中子束在该系统中的中子输运过程,记录并获得了出射中子和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及能谱图,该研究对中子成像方面中子源的选择及平台的搭建有指导作用.从出射中子和特征γ射线通量分布发现,激发的特征γ射线会保持与入射中子束同样的前倾方向,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特征γ射线,确定了在D-D和D-T两种中子源成像中,实验上应该在Z=0的平面上与中子束传播方向呈43.6°–50.9°范围内布置γ射线探测器.D-D和D-T两种中子源的NSECT高能γ探测器最佳的放置位置稍有不同,但都需要保持在43.6°–50.9°的范围内.从特征γ射线能谱发现,~(56)Fe和~(16)O对应的特征峰能量与模拟数据的激发能完全吻合,证明了NSECT技术识别元素的能力,很有可能在追踪治疗过程以及研究活体(包括人体)分子过程中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