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7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铁铬催化剂强度与密度,孔结构的统计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圆柱状铁铬氧化物催化剂的密度、孔结构与强度的统计关系。结果表明:铁铬催化剂的强度与孔的形状密切相关。相关分析表明:铁铬催化制颗粒聚集体的强度与密度的关系符合Duckworth—Knudsen模型。改变煅烧条件可以调整催化剂中各种结合力的大小,以便同时提高铁铬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内表面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Li/MgO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引入铌的氧化物可降低活性温度,750℃以下便达到最高C2烃产率。铌与锂、镁有多种结合方式,引入方法对活性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铌不与镁紧密结合且分布于锂、镁之间时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部分学生和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并查阅各种有关文献资料,从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需求以及社会体育的需求角度出发,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进行分析,即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较强的体育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以及组织、指导大众体育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5.
柳泉润  朴玲钰  李永丹  王琛 《科学通报》2007,52(21):2468-2473
采用一种简单、绿色的过程获得了稳定的单壁碳纳米管/L-苯丙氨酸溶液. 除纯化及氧化过程, 单壁碳纳米管未进一步功能化. 结合多种物理化学表征方法对L-苯丙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 氧化后的单壁碳纳米管对苯丙氨酸的吸附量为33%(质量分数), 单壁碳纳米管对吸附于其上的苯丙氨酸的热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对不同直径的单壁碳纳米管, 苯丙氨酸具有吸附选择性, 优先吸附于直径较小的单壁碳纳米管. 在π-π相互作用、H键和部分共价键的共同作用下, 苯丙氨酸被吸附在单壁碳纳米管上.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反应器床层中催化剂的受力状态和现行强度测试方法的科学性,指出侧压法测强度更真实地代表了催化剂的破坏应力状态。对各种圆柱状工业催化剂的侧压强度数据进行了关联,表明Weibull分布可很好地拟合强度数据,并提出采用Weibull模量作为催化剂强度的质量控制指标和选用依据。相关分析表明:同种工业高温变换催化剂的长度分布也符合Weibull分布。对各种工业高温变换催化剂的长度和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结论,现阶段影响国产催化剂强度可靠性提高的控制因素是国产打片机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性质。  相似文献   
7.
Ni催化甲烷裂解生长碳纤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屾  李永丹  张鎏 《科学通报》1996,41(21):2011-2012
碳纤维是一种高性能增强纤维,在发展高级复合材料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气相生长碳纤维(vapor-grown carbon fiber,VGCF)的强度、杨氏模量和传导性均显著地优于已工业化的聚丙烯腈法或沥青法制备的碳纤维.文献报道的Fe催化甲烷裂解制备VGCF的反应温度高于1000℃;使用Ni催化剂时,在500℃只生成了少量的须状碳.吴兴亚等人对Ni催化剂在正庚烷水蒸气转化过程的积碳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550℃可以生成相当量的碳纤维;最近师江柳等人对Ni催化剂在含甲烷气氛的积碳反应的研究中,发现在450℃即可生成须状碳.实验采用商品Ni催化剂(Ni含量24%),使用原位动态热磁天平反应装置(竖管式石英反应器,混合气CH_4/H_2=9∶1, 流速50mL/min),在500℃即可生成较大量的碳纤维(Ni催化剂颗粒如果为很厚的碳物种所覆盖,则将失去活性);与使用Fe催化剂相  相似文献   
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笔者于2002年9月9—12日赴比利时Louvain—la—Neuve参加国际催化剂制备基础国际会议,并作了口头报告交流。国际催化剂制备理论会议是1975年由比利时科学家B.Delmon教授发起的系列国际学术讨论会,从1976年开始每4年举行一次。这一系列会议文集由  相似文献   
9.
沸石分子筛膜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蒋海洋  张宝泉  林跃生  李永丹 《科学通报》2004,49(21):2133-2140
分子筛膜具有优良的反应和分离性能, 可用于高温、高压等苛刻环境, 在膜分离和膜反应等过程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迄今为止, 已有多种分子筛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聚合物嵌入法、原位水热晶化法和二次生长法等. 与原位方法相比, 二次生长法更容易操作, 对晶体取向、微孔结构和膜厚等方面的控制优势明显, 而且重复性也有大幅度提高. 本文总结了分子筛膜的合成方法, 特别着重于最具使用潜力的二次生长法, 对目前存在的晶体取向、缺陷以及晶粒层数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提出了分子筛膜制备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助于提高分子筛膜制备技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